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如今仍有不少父母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自己的大孩子与小孩子对比,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较,比较的结果,不外乎是两种情况,要么感觉很骄傲和沾沾自喜,认为自家孩子胜人一筹,要么感觉很焦虑和暗自伤心失落,认为孩子恨铁不成钢。
因此,有些人认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也有些人认为"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的空间"。
尊重差异化,培养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家两个孩子,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格特质。最搞笑的就是一个爱吃鸡蛋黄,一个爱吃鸡蛋白,一个爱吃肉,一个爱吃菜。一个胖胖的,一个瘦瘦的。似乎两个刚刚好互补,每天吃的菜都不会浪费。
实在是难以想象,同一个妈妈生出来的两个孩子,竟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
当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的孩子,作为妈妈,似乎真的是随时要变身,才可以应付两孩子的不一样。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我这样也是一种比较呢?
是的,我也是一直有作一些对比和比较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也做了不少的对比和比较。
总结心理学与教练技术的经验,在我看来,对比或者比较,既可以负向思考,也可以正向思考。
我赞同可以拿孩子进行适当的对比和比较,而且我更倾向于正向思考这些对比和比较。
但是在对比之前,我认为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试想一下,当你做出对比以后,你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对比的目的是仅仅是为了炫耀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么这样对比的结果只会带来更加恶劣的结果,对孩子的成长只会增加更多压力。
如果我们做对比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了解他的性格特质和个人喜好,最终目的是要找出孩子特别的地方,也就是与其他孩子对比的差异化,然后再根据这些差异化去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对比的结果,明显会给每一个孩子带来更好的影响。
2. 我们应该对比什么?
所谓的对比,并不是什么都要拿来比一比,我们应该因应对比的目的或者结果,来选择对比什么内容和指标。
这时可以运用“倒推法”来进行选择。
比如有些父母希望知道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那么,对比的内容就是要拿孩子所在国家地区的孩子生长发育标准指标来进行对比,当然移居外国后受到当地水土影响因素不能完全排除,也应考虑在内。
再比如我们要考虑高考择校而对比孩子的成绩,那么我们可以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录取分数来跟孩子进行对比。
尊重差异化,培养独一无二的孩子3. 不要当判官,以中立的心态去看待对比结果。
不管对比结果如何,父母一定不能当判官。当第一时间得知,孩子对比后是好的结果,父母肯定是开心的,如果是不好的结果,父母伤心也是在所难免,有情绪反应很正常,就让自己的情绪自然而然发生,不需要刻意去关注这些情绪。但是,父母要注意不能因为这些感性的情绪影响自己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不妨先让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理性客观地思考一下,这个结果接下来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如何避免风险和增加收获。
4. 对比以后,该如何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对比结果有了,父母就要理性客观去思考分析,下一步该如何根据对比的结果制度相应的行动计划。这时候,考验父母是否尊重孩子差异化的重要时刻来了。
然而有些父母却是“说一套做一套”。例如有的父母口头上天天挂着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特长,而当发现孩子真的有某方面的特长,比如打球、编程、音乐等,可是当父母一想到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些领域,很可能会影响孩子在校的学业,最后这些父母通常的做法就是观望,再观望,最后不了了之。
假若从尊重差异化的角度来培养,这时父母必须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条件和环境,在尽量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好让孩子在这些领域得以拓展优势,形成个人竞争力,这样对孩子的长远未来才是真正的未雨稠缪,高瞻远瞩。
由此,真正的对比和比较,应该是要放在适合的位置和标准,有目标有意义地拿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和比较,才能相对公平地得出真正想要的对比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因应孩子的差异化,相应作出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支持和协助孩子真正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尊重差异化,培养独一无二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