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节决定成败
2018.12.20,抱着重新开始和学习的的念头,从涂料制造行业到粉末精加工行业,转行第三天。今天在上班前,我先把前一天剩下筛分机出料口进行清理,打磨完后,跟着还原组江班长整理车间现场。
在打磨出料口时,发现车间的现场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仅是筛分机上,天花板上、其他设备上、周转罐上、地面上到处都是粉尘,由于大部分粉尘都是微米级的,其扬尘大部分是肉眼看不见,其生产安全比较容易忽视,一方面是在进入粉末加工车间之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劳保用品,以免铁粉吸入过多,产生永久性的伤害;二个是加强车间的通风,避免粉末的聚集,避免粉尘爆炸造成人员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粉尘虽然卑微,但其集聚,在一定条件下却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在现场管理方面,很多制造工厂都在推行6S,然而很多制度虽然制定了,其推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在刘澜的《领导力》里面,讲到领导者是靠群众来解决挑战性问题,对于现场管理,需要集结车间的群众力量,能更好的解决车间现场管理。在基层管理上,若不能激发基层员工齐心协力,那改进/改革这样的工作将很难推行。
2、立则顺,不立则碍
下午休息完,继续跟着江班长安装超声波筛粉机,准备安装完后试机,但维修部那边人员电工都在忙,车间人员没有电工证,线路不能擅自接线,试机暂搁置,待明天安装调试。
在制造车间里,设备保养和维护是很重要的一环,车间生产靠机器设备,如果设备运作出问题,那么就会影响生产计划,甚至影响赶货时的产品质量,影响交货周期,最终影响公司的信誉。
在工作的上、下工序的衔接上,需要预先做好准备,事先考虑到作业时的异常状况,制定好个方案,以确保下一道工序完工后,为高效的生产效率做好保证。
3、“要你学”和“你想学”的差异”
下午下班时,李部长说:“一个人想不想学习,看人的眼神就知道,想学习的很快就能掌握流程,个把月就能上手,不想学的,即使给一年的时间,都未必能学会。”
在[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里面有提到,多做“我想要”的有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可以激发大脑前部的皮质,链接更多神经元,提高自控力,能更理智的指导自我的工作和学习。
4、学会调节,活出滋味
下班后,在路上想着晚上打算尝试做什么菜。一切从零开始,尝试着连续开始做了一周的菜,味道虽一般,但是总算是迈出了一小步。晚上回想前天老同学说炒青豆要用红辣椒更有色相,重新剥了一小碗豆子,洗了点小鱼干,准备炒辣椒+小鱼干+青豆;在洗菜的时候,我在脑子里划算各种材料的下锅顺序,预计的调料是哪些、分量多少,各步骤预计炒多久;十分钟的炒好菜,菜相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味道比以前有提高。
要做好一个菜品,看似简单,其实还需要花心思。需要想好合适的搭配、菜的分量、菜品的颜色搭配、调料的搭配、调料的分量、材料的下锅顺序、火候的把控等,反过来想想,生活也是如此,调整好生活的内容,才有更多滋味。生活也如此。
5、同样的起点,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
听书《深度工作》,里面提到:
若你在上班时候付出的是体力劳动,那么下班后你就进行非体力活动,以调节大脑的运作,提高效率。
把下班后的16个小时当做第二天来安排,学习新的技能或者持续精进,假以时日,你会突飞猛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