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应朋友邀来陪一位初中二年级小朋友读书,两个下午都待在图书馆,尽管我很认真地告诉他要怎么读书,好好读书之类的话,但是到刚才我终于看不下去,实在没办法,所有想写一些东西表达我的看法。
第一天去图书馆,他拿了几乎所有科目,书包装得满满的,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可去了之后,他拿出每本书看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十分钟。
今天去,我让他只带相关课程的两本书就好,他很听话,我原以为这样会好很多,可是他还是没有心思读,看书就犯困,打游戏就会很精神。
这两天看着他读书,我以前学生读书生活的苦乐酸甜的滋味,都一一涌上心头。我能理解,此刻他和我坐在图书馆的心情,以及在学校要受教师的委屈折磨和考卷的挑剔为难。
读书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
其实我上中学那会儿也不会读书,对于教科书,可以说是我的催眠药。但我对一些小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当时家里一本很厚的《意林》被我翻了透。因为那里每个故事都是发生过的,或者说是作者写得很真实。让我看每一篇都觉得很有新鲜感。
佛兰西也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都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有一个发小,性格特别直接,身体倍儿棒。我想他不是天生这种性格,这和他从小喜欢《三国》和《水浒》有很大关系。
当然《三国》老谋深算的智慧他并没有学多少,但是对那里面的故事可以说倒背如流;他属于学习不太出众的学生,但是唯独历史和语文好的出奇,数学和物理的公式他不感兴趣,但是水浒里的天罡地煞他能由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外号说得很清楚。
其实那会我们同学很多都偷偷看自己喜欢的历史小说,因为他们很感兴趣,记得也很快。现在想想,如果我们能用看小说的方法去看哲学、史学和科学的书,那可能天才在这个社会随处可见。
教科书的书可能不是你想要读的书。
到了现在,读书已经变成仅求幸免扣分数,和换取学历的一种苦役而已。读书本来就是个人的事,与任何人不相干。而现在读书却偏偏要受限于一些人,如教育部和学校,以及你的父母爱人。至于这种情况,有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心里却在想怎样应对明天的考试,以及如何赡养父母和怎么样处理婚恋关系。
很清楚的记得林语堂先生一本书里对读书的看法。“你们读书时,须放开心胸,仰视浮云,无酒且过,有烟更佳。”
我所想的读书应该是不受限制,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有有兴趣就拿来读。
理想中的读书是要看自己的兴趣,在风雪的夜晚或是有阳光的下午,在自己不是很整齐的小屋,泡一杯不是很好的咖啡或茶,随意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总会有一本让你梦牵魂绕。
在暮春或初夏的傍晚,有夕阳的地方,带着爱人去野外,读《离骚经》、写写诗文或谈谈史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