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想法艺海
众生平等,并非全无分别;放下傲慢,才是平等真谛

众生平等,并非全无分别;放下傲慢,才是平等真谛

作者: 阎浮小学僧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23:34 被阅读559次
图片发自网络

曾看过一个佛家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一个僧人伸出手来,问弟子:“这是什么?”

弟子说:"手。"僧人笑道:“这是佛手。”

僧人又伸出脚来,问弟子,“这是什么?”

弟子答道:“佛脚!”僧人又笑道:“这是驴蹄。”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众生平等。人和驴本质上没有分别,人若能开悟,和佛也没有分别。

刚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以为我真的懂得了众生平等的含义,直到有人问了我下面的问题。

既然众生平等,那何必出家?佛祖何必修行?佛和人真的平等的话,呆在家里平平凡凡过一生不就好了?
既然众生平等,为什么和尚要受信徒布施?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僧人们四处散播财物给他人?
既然众生平等,为什么要分人,猪,狗,马,羊等等各种生物?
既然众生平等,为什么有人富贵有人贫贱?

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我没有考虑过。自以为是的认为把“众生平等”挂在嘴巴上,就是懂了。

图片发自网络

我思考了很久,现在,我觉得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众生是不同的。猫和老虎不同,人和猪马狗羊不同。你不能因着一句“众生平等”就要求狗下蛋,猫耕田,牛抓老鼠,马司晨。就算是人,你也不能要求一个不懂厨艺的程序员去给你弄一桌满汉全席,不能要求一个不懂建筑的理发师给你画工程图纸。虽然都是“有情生物”,物种和物种是不同的。即使物种相同,我们各个个体也是不同的。

那“众生平等”难道就是一句空话?

不是的。什么是佛?是觉醒了的人哪。

所谓“众生平等”,说的并不是所有众生都一样。它的意思是,众生都有成佛的条件,只是迷而未觉。

人为何修行?

是因为我们需要破开迷障,寻找智慧。人生在世,有多少烦恼啊!破除这些烦恼的方式,就是增长智慧。怎么增长智慧?那只能是修行。每天被各种烦恼缠身,不知道怎么化解的人生是浑浑噩噩的。而修行,就是解决调服这些烦恼的过程。当人的智慧增长到一定程度,视野和心胸会更广大,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变得更好。能不能成佛倒在其次,您的人生肯定会变得更圆满。

其实,在家里也是可以修行的。那僧人为何要出家?

我一直认为,出不出家跟修行的关系不大。六祖慧能,听别人念一段《金刚经》就有所领悟,智慧比许多出家多年的人还要高。

出家,只是因为僧人们的追求不同。他们要研读佛学经典,传承佛的思想,传播佛的智慧,让更多的人受益。试想,如果没有僧人传播,哪有人会读《金刚经》给慧能大师听。没有人念给他听,哪有后来的禅宗六祖呢?

为什么僧人要受信徒布施呢?

其实,僧人受到衣食和财物的布施时,施主也得到了布施。那就是“福田”。“福田”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在您的内心,就是您那一颗向善之心。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信徒向僧人布施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愉悦祥和的。人生烦恼多多,能用布施的方式获得内心的宁静欢愉,对施主而言是好事。

当然,在我看来,用不义之财布施,胡乱的放生,是没有福报的。

因为不义之财,本来就受之有愧,良心受到折磨。即使用来布施,内心也不会安宁。因为心永远不会欺骗你自己。而胡乱的放生,会使得许多无辜生灵遭难,也是没有什么福报的。

人又为什么有的富贵,有的贫贱呢?

道理很简单。同样一块豆腐,可以做麻婆豆腐,可以做豆腐汤,也能做成臭豆腐。本质上,它们都是豆腐,但做法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食物。

人也是一样。虽然都是人,各自因缘业力不同。出生前,大家的父母和家庭情况就很不一样,甚至在娘胎里的体质都不同。这就是决定你人生的先天因素。而你的生存环境,受到的教育,性格,努力的程度等等,就构成了你的后天因素。

先天和后天因素在一起,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了。这两种因素都很重要。先天因素好的人,可以付出更少的努力就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先天因素不好的人怎么办呢?

先天因素不好的人,想要成功,只能依靠努力,依靠更聪明的处事方式和运气了。但是也不要沮丧,因为“烦恼即菩提”,更多的烦恼能生出更多的智慧。你的人生等于是有了更多的修行的机会了。

总的来说,“众生平等”这句话,不是说众生都是一样,众生都在一个起跑线。这句话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放弃傲慢之心。

我们不能因为生为人类就轻贱其他生物,不能肆意屠杀虐待其他生物。因为只有人类的地球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人类以外的生物,人类必然不能独存。

同样的,作为一个人也不能轻视其他人。肆意侮辱轻贱其他人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反击——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血的教训我是看够了。而且,人生的可能性是很多的。说不定哪一天,你所轻贱的人时来运转,一飞冲天,你该如何面对他。

六祖慧能说过:“下下人有上上智。”所以,我们要理解“众生平等”的真实含义,放下傲慢之心。

这是我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关文章

  • 众生平等,并非全无分别;放下傲慢,才是平等真谛

    曾看过一个佛家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一个僧人伸出手来,问弟子:“这是什么?” 弟子说:"手。"僧人笑道:“这是佛手...

  • 众生平等

    佛说:众生平等,无分别之心。 天主教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 众生平等是发自内心的,从心...

  • 文摘︱众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人人平等的心, 还不是真正的平等心, 众生平等的心, 才是真正的平等心。 众生以各自的业力而显现不同的生命形态,佛...

  • 坛经二得

    无执著心,无分别心,众生平等。

  • 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众生平等。 除了物质富贵与贫瘠之别之外,一切的烦恼,皆都是相等的。一样,富...

  • 无分别心,众生平等

    无分别心,众生平等 众坐皆平等。阿育王曾杀戮成性,终于夺得王位,其后一心向佛,对众僧毕恭毕敬。 有人说僧人地位不高...

  • 众生,平等

    最近,遇到糟心的事,我写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场车祸,我写了《老乡,走好》,两个孩子被欺负,我写了《两个男人的...

  • 众生,平等?

    澳洲黑压压的森林里惨死了两万只骆驼,北冰洋里有只瘦骨嶙峋的小家伙在找妈妈,茂密的丛林里象群在仓皇逃窜,污浊的池塘旁...

  • 大学 问 知行合一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六章

    “世间众生平等”,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是何其的难,世俗的偏见与傲慢、贪婪与欲望左右着我们,要做到“平等”,首先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生平等,并非全无分别;放下傲慢,才是平等真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jh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