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不需要「鸡娃」?

作者: Nathan_Bao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06:27 被阅读30次

从东东枪的一条微博说起

Screen Shot 2019-08-06 at 16.18.29.png

前一段时间,这个笑话曾在朋友圈疯传。首先说一下,图中三人我都在微博关注了。我是他们的铁杆粉丝。但很明显,他们的看法出现了「略微」的不同。东东枪老师编这个笑话,主要是为了嘲讽那些焦虑的家长。而盖兆泉老师做为外研社的资深编辑,以及幼儿英语启蒙领域的专家则提供了一个参考数据。盖老师特别强调了「听力词汇」,意思是听到了声音能够反应出来它的意思的单词。并不要求会读、会写。既然美国孩子5岁就已经具备了 5000 的听力词汇量了(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也不能完全看懂原声的动画片),那么我们打个打折。在自己的孩子6岁的时候,在上小学之前,达到 3000 个听力词汇,这有可能吗?

如果你读过盖兆泉的那本书《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那么你应该相信这是可能的。我自己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家庭的孩子的家长,发现这的确是可能的。因为他们大多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博主不是在吹牛。

为什么我们学不好英语?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你可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似乎全白学了。真正能够用好这个工具的人,凤毛麟角。看美剧,必须要中文字幕;看原版书,完全不行;跟人用英语交流,面面相觑,很想装个哑巴。导致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很复杂,我也解释不清楚。但我们不妨从单词量这个小小的角度来看一下。我们的考试系统对英语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 小学毕业 700
  • 初中毕业 1500
  • 高中毕业 3000

四六级的词汇量要求分别是4000和600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按照课纲学下来,并且掌握的情况非常好,全部记住了,等大学毕业的时候的词汇量也才达到母语国家孩子入学前后的水平。何况很多人的词汇量可能根本没有转换为听力词汇。听到的时候完全反应不出来单词的意思。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却效果奇差。

相信我,你周围那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人,都不是在课本上、课堂上学好的。

什么是「鸡娃」?

大多数人口中的「鸡娃」,这个词的意思是「给孩子打鸡血,让孩像打了鸡血一样好好学习」,实际很可能是「家长像打了鸡血一样逼迫孩子学习」。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个词,听着令人生厌。与之对应的另一派是「放羊」,认为孩子不用管,全靠自己,是什么材料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我个人是不喜欢中庸的做法,说一些正确的屁话,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首先表明我的态度。我旗帜鲜明的站在「鸡娃」这一边,但我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嗤之以鼻。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一味的去逼孩子,只能得到一个更差的结果。「鸡娃」的时候要分的清,那些是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那些是自己在偷跑。比如说自然拼读这个事,如果你在三岁、四岁就开始教孩子。先不说让孩子产生畏难和厌烦心理,就算配合的很好,画了2年的时间学会了。和那些到了6岁之后用2个月时间就掌握了的比起来,也不是件很有性价比的事。

我更喜欢的一个词是「陪伴」,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路陪伴。提供帮助,一起成长。整个过程应该是充满欢乐、温馨和成就感的。

为什么我选择站在「鸡娃」这一边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我自己觉得,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系统是很失败的,那么必须再找一条更加有效的方法,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去走。在理论和实践都可行,并且有数据支撑,这是一条更好的学习英语之路时,我们为什么不走呢?

我有钱就够了吗?

如果你特别有钱,能够像索罗斯一样,把中文老师(对他的孩子来说就是外教)请到家里来,一对一贴身给孩子授课。那我觉得,你只要有钱就可以了。如果你还不足够有钱,只是给孩子报个英语学习班,给孩子一周找2天的外教学习2个小时,加上暑期的时候送孩子去个夏令营。那么,你放手不管,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与那些聪明的、用功的,只在学校学习英语的孩子并不能拉开差距。

「鸡娃」的好处

下面说的是在正确的方法下,按部就班完成陪伴孩子学习英语之后的好处。

  1. 完全胜任课内的要求。英语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强项,因为实际的水平比课纲的要求超出了一大截。不说每次满分,只是高分完全不成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去搞其他科目的学习。
  2. 改善了亲子关系。因为父母一直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陪伴和帮助的作用,和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互动更多。
  3. 真正的掌握了英语这个工具,为以后的发展拓宽了道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为一句话。英语学习应该从娃娃抓起。下一篇,我写写。把英语学好,需要几年?每天需要学习多长时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底需不需要「鸡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kn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