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有种致命的打击,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责任感”!

有种致命的打击,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责任感”!

作者: 大刘小飞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7:24 被阅读8次
    2018-12-28 广州 多云

    还记得你想寻求帮助的时候,会找谁吗?肯定是对这个问题非常擅长的人,因为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闪光点。

    每个人身上至少都有一个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就是别人对你的认可,就那个谁谁谁啊,修理电脑挺厉害的,你的电脑要是坏了,找他就修对了。这个叫做所谓的“对标效应”,在我们脑海里,有了一对标的事物,当你的电脑坏了(开始失落)👉寻找解决办法(脑搜索)👉某某会修(潜意识挖掘),把电脑坏了能修好的标签,贴在了某某的身上,因为他会修啊。

    除了这样技能之外,相信我们很多人还会其他的,比如:“去哪里吃,肯定是找身边的吃货”、“去哪里逛街,肯定是找逛街最多的那个人了”,因为这些行为都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同时也有一个效应,是“懒脑效应”,能不想则不想,把时间用来休息,不过大脑的容量非常多,如果我们总是养成不想问题的习惯,那大脑的容量到死去那一天,会用很少。

    因为有了第三方的求助,往往很多人在求助的时候,把希望的百分之百放到对方身上,当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特别的失落,因此会有一种”现象错觉“,看到对方没有完成你的帮助,因此你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的能力不行,但有可能是别人在忙没法帮你,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错过最佳帮助的时机等等,最后变成你所看到的现象,我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背后究竟什么原因导致问题解决不了,因为人比较喜欢就近原则,能不去想就不去想,往往很多的误会也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纠结这些无可操控的事情,还不如去纠结我们能实现的事情,或者自己想要什么?

    总是有朋友会问我啊,自己想学习,对于某某平台不了解,到底里面能学习到什么?不知道里面都有哪些内容?这个不知道适不适合我?我想表达的是:”这个问题太没有针对性了”

    因为你在里面能学习到什么,这个取决于你自己,你把在里面能不能学到什么来问我,最后如果真的花钱买了学习资料,就算最终结果没有学到,那也是我责任啊,因为是我告诉你能学到什么,我叫你买的。

    很多人做不了这个决定,都希望把这个责任推脱出去,好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从对方那里寻找确定的答案,这样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其实错了,对方不能给你肯定的答案,只能给你建议性的东西,你要从自身去找最终的需求点,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而不是在里面能学到什么。

    我们很多的时候,对于不确定的事情都喜欢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如果你没有感觉,那是你的认知还不够!

    想想几个好朋友一起AA聚餐的时候,大家都在问今天吃什么?去哪家吃的时候?往往大家都做不了决定,尤其是第一次决定的人被抱怨过的时候,第二次的决定更加难,因为大家都不想担当这个责任,被大家责怪的滋味不好受。

    还记得前百度副总裁李靖(李叫兽)曾经说过一个故事,当时他们几个哥们要一起去吃饭,当决定去哪里吃的时候,大家就份份做不了主,最后通过掷骰子的方式,决定去哪家吃,通过第三方的力量,来快速解决当下的当务之急。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因父母不希望谁伤到了自己的心头肉,往往有些父母就会给孩子特别的安排,一切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

    小时候喜欢玩耍,不小心摔跤了,刚好碰到了桌角,就哇哇的哭了起来,这个时候妈妈走过来一看,赶紧抱着孩子“不哭、不疼,打死你个桌子,都是桌子伤到了我的宝宝”,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做过这样的事情,宝宝摔跤了,把责任怪到桌子,桌子说:“我又不能动,能动的话,也是你们动我的,我犯什么错了?”

    这就是典型的引导孩子学会推卸责任,把责任怪到第三者身上。我们可以先感受孩子的痛,然后再来帮孩子分析原因,最后才明白是孩子玩耍才导致摔倒并碰到桌角了,那以后就不能这样去玩耍,因为你自己做了错误的动作才导致伤到了自己,我们要学会避免,这不就是典型的经验中总结错误吗?

    到了大学的时候,父母非常逼孩子上某某专业,孩子刚好也听话,隔壁邻居个个都夸赞“好孩子”的称号。

    最后上学了,到了后面分数不好的时候,父母开始管教孩子,你的成绩咋这么差,看看隔壁家老王的孩子,成绩比你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把所有的事情都往第三者身上推,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比别人的成绩差,以为通过对比就能提升孩子的成绩,不成想是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就会想,不都是你们的安排,非要让我上的这个专业,现在成绩不好了,你们反倒怪我了,我就是按照你们的意思来上的大学,于是越想越生气,觉得不是在为自己做事情,是在为爸妈所学,最后成绩一落千丈。

    昨天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有个特有意思的话题,当大数据给你匹配了一个“与你非常匹配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而你现在有另外一半了,你还见不见呢?

    有了另外一半了,见面的话,那感觉是出轨的前兆,不见面吧,觉得又可惜了,万一这个比我现在的一半要更好呢?想想如果我错失机会的话,那会很痛苦的,到底见还是不见呢?成了特别纠结的问题。

    还记得有没有这么一句话“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就是典型的把幸福放到第三者身上吗?

    我们因为好奇所以才要去看,看了之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但是回过头来想,如果尝试和眼前的这个人过日子会不会更浪漫、更幸福呢?因为想,所以才多梦,因为多梦,所以才失眠,因为大数据给你的匹配的不一定合适你,只是你把这歌合不合适的责任,推给了第三方,那就是“大数据”。

    你不相信眼前的爱情,所以你动摇了,不相信眼前的爱情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你相信大数据能给你带来真实的爱情,更幸福的生活,其实所谓的幸福和更匹配的爱情,那是因为“匹配”两个字害了你因为你已经不敢失去幸福生活和承担责任,你想依靠第三方来帮助你找到更幸福的生活,这不是荒唐吗?

    如果你去了,那就是自己不自信,就算这个如果真的不合适,那也不是自己找的,是大数据帮忙找的啊,跟我没关系,我只是见见而已。如果你不去,那你是最自己自信,更相信眼前的爱情,相信爱情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为你就是对爱情负责人。

    反倒是那些依靠第三者来建立自信,相信能找到真爱的人,最后再来个更匹配的时候,你又换了,因为你相信他人比相信自己更多更多,你就变得是一个摇摆不定,没有自主判断力的人了,其实所谓的大数据匹配爱情,就是在一点一点的毁灭你的自信心。

    当然,如果你是没有另外一半的,那你可以去的,因为这本来对你就无所谓,万一见了之后聊得来,不过最后还是要你自己来确定终生大事,绝不能在依靠大数据说,以后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指数,大数据鬼知道啊,大数据又还没收集到你以后的数据,人是通过经验来学习和判断的,大数据也一样,通过你现有的数据给你匹配现有的人。

    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总之要记得责任永远在于自己,不要把自己身上的事情的责任推给任何人,那样只会一点一点磨灭了你的自信心,最后你变成了一个像摆钟一样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种致命的打击,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责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i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