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ae74e34d8c3461b4.jpg)
昨天我们讲到,秦国在秦穆公时代国力达到鼎盛,他爱惜人才,求贤若渴,慧眼识珠,以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
他不拘一格广招贤才,善于纳谏,并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对外,他开疆拓土,称霸西戎;对内,他重视民生,倡导教化。他的时代,秦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从国弱民寡到国富民强,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彰显了一个政治家的高超水准,也为日后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春秋霸主,在他死后,因他制定的殉葬制度让秦国的发展停滞不前,且一步步地丧失了霸主地位。
因为殉葬的陋习,让秦国大量优秀的人才被用来陪葬,而且传承数代。从秦穆公开始,直到秦献公废止殉葬制度,中间经历了200多年,共15代君王。可想而知,这中间,有多少贤臣能将都成了君王的殉葬品,这个数字的惊人程度令人骇然。
也正是因为秦国多年来如此大规模的殉葬,让国内人才数量锐减,又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样就导致了秦国的发展停滞不前,且有所倒退,又回到那个缺乏政治人才的蒙昧年代。
然,秦国的衰败还不止于此。秦穆公的后代子孙庸庸碌碌,才能平平且无所作为,只能眼见晋楚两国做大做强,而自己只能平庸地安于现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46ad44cd39046e5c.jpg)
话说,秦穆公一生共有四十个儿子,按理说,怎么滴也该出几个出类拔萃的,然而,真没有,他的这些个儿子们,没有一个像样的,典型的虎父犬子。
秦穆公死后,他的儿子秦康公即位,可惜这样英明神武的父辈,却似乎没有把天赋遗传给秦康公,秦康公政绩平平,没有雄心壮志,却贪图享乐,为了游玩赏乐,他征调大量民力修筑高台,搞得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他在位十二年,这期间秦国曾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和摩擦,结果可谓是不相上下,互有胜负,两国进入了相持阶段。然而秦国却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紧接着,秦穆公的孙子秦共公即位,这位国君在君王的宝座上只做了五年便撒手人寰,没有任何政绩留给后人。史书上只留下一句话给他“共公在位五年死。”
而秦穆公的曾孙秦桓公,才是真正开启了秦国衰败历史的不二人选。
面对自己无所建树的爷爷秦康公和更加无所作为的父亲秦共公,秦桓公只觉得压力山大,他不想就这样碌碌无为地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更不想被后人诟病,称其为无能之辈!所以,他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庸碌之才。
那么,秦桓公究竟做了什么来证明自己,最后他如愿以偿了吗?
我们明天继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14b36c448382b4d6.jpg)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