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学法指导群每日一问
2月3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为啥要将“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做成一个大概念?
(马扎诺将学习六类水平划分为三个系统,认知系统包括四个水平——1信息提取、2理解、3分析、4应用,5元认知系统和6自我系统)
马扎诺分类学的“理解”概念,处于认知系统,水平2阶段。
其含义是“认知系统内的理解,负责把知识转化为适合在永久记忆存储的形式”。这里的关键词是转化,包括学习者提取信息以后,按照一定结构和格式转存,涉及两个方面——整合与象征。
整合即将微结构通过删除、概括、构造转换成宏结构。(其目的可能还是为了思维的时候能够快速提取信息和记忆时节省存储空间)
象征,也是一种理解过程,创建与宏结构相类似的符号表征。比如公式,比如中小学教室里的图形组织者。(思维导图,可能也是这样一种图形与文字结合的宏结构)
中小学教室里的图形组织者(布卢姆分类学描述认知过程分为六个水平,1知识,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布卢姆描述理解有三种形式——翻译、解释和推断。
翻译是将输入的信息用新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在阅读结束以后,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文言文的翻译,英语文段翻译成汉语等等。翻译包含了对隐藏在输入信息中的结构的识别,还可以对内容加以进行概括。(也就是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过程)
解释,要求学习者把信息重新排列成新的形式。(《追求》一书的理解的第一层的解释,是阐明原因或者相关性)
推断超出了原来信息的理解。学习者根据原有的原则和概括,对输入信息进行推论和预测。这一点超越了马扎诺的理解。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将“理解”整合成为“大概念”,区分了理解概念的多种含义——解释、阐明、应用、洞见、神入、自知。
1能解释:通过归纳或推理系统合理的解释现象事实数据,洞察事物间的联系并提供例证。(马扎诺称之为分析,包括解释和推理)
2能阐明:叙述有深度的故事,提供合适的转化,从历史角度或个人角度揭示观点和事件的含义,通过图片、趣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达到理解的目的。(马扎诺称之为分析,包括解释和推理)
3能应用:在各种不同的真实情景中有效的使用和调整我们学到的知识。(马扎诺的的知识应用包括四类行为——决策、问题解决、实验和调查,这里输入的知识已经迁移到了其他情境之中了。)
4能洞察:批判性的看待、聆听观点;观其大局。(元认知系统,古典文论用一个“出”字来表述)
5能神入:能从他人认为古怪的奇特的或难以置信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在先前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敏锐的感知。(元认知和自我系统,古代文论中的入,不过这个入,有些设身代言的味道了)
6能自知:显示元认知意识;察觉诸如个人风格、偏见、心理投射和思维习惯等促成或阻碍理解的因素,意识到我们不理解的内容,反思学习和经验的意义。(元认知和自我系统,将知识学习归结到了自我认识,学会学习)
这里的“理解”概念贯穿了马扎诺分类学中思维的五个水平,(信息提取不包括、理解、分析、应用、元认知和自我)打通了三个系统。
通过这样的大概念操作,“理解”的概念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而且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了。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提升学习过程的结构化程度,使之更具有连续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