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奇文共欣赏壹品创联·联盟精选作品逍遥派
读后感‖一只具有审美能力的虱子的罪与罚

读后感‖一只具有审美能力的虱子的罪与罚

作者: 不如乐之 | 来源:发表于2021-12-15 15:26 被阅读0次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首版发表于1866年。虽然过去了150多年,依然热度不减。


罪与罚

《罪与罚》主线剧情只是短短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涉及的人物也不是很多,但却写了40多万字。原因是整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分析,既有主人公杀人之后的煎熬和思想斗争(杀人是罪,良心的谴责是罚),也有相关人物的行为背后的详细心理描写。通过这些精妙的心理描写,每个人物的灵魂就像栩栩如生的雕像一样浮现在读者面前,真不愧为心理分析小说的巅峰之作。

如果主人公认为杀人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然后受到良心的谴责,最后无法承受压力而自首。那这本小说将平平无奇,根本无法跻身经典之列。神奇的是,小说中,主人公并不认为杀人必然是罪恶,主人公提出了一种犯罪哲学,即非凡之人可以杀人,类似于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思想。小说中,主人公身边的人都理解不了这种思想,唯一理解主人公的人是追捕犯人的侦探,正验证了那句话:“敌人往往是最懂你的人”。据说尼采很喜欢陀翁的小说,不少翻译版本也把男主的思想翻译为超人哲学。虽然主人公有这种惊人的思想,犯下了杀人的罪行,但是内心无法跨越良心的谴责,最终认识到自己也不过是一只“具有审美能力的虱子”。平凡的人自命不凡就是一个悲剧。作者认为,只有受难和爱,才能获得救赎。

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社会由农奴制向君主立宪制改革,社会空前活跃也空前混乱,人们的精神既空前开放又空前迷茫。因此,小说中除了精彩的心理描写,还展现了圣彼得堡各色人等的思想和生活:有寻欢作乐的享乐主义者,他娶了年纪大的富婆,还有恋童癖,虽然富有,但异常空虚;有积极组建公社的早期社会主义者,宣扬光荣的绿帽子,自由出入女性房间等各种神奇的思想;有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保守派,不仅势利、吝啬、卑鄙,而且企图任意主宰他人;有无法克服酒瘾,而亲自毁掉工作和家庭的酒鬼;有念念不忘过去的荣誉的贫苦家庭主妇;还有激进分子、虚无主义者、揭露者等等。这些人物之间思想的碰撞,命运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精彩纷呈的19世纪俄国市民生活画卷。

最后,作者通过小说表达了:各执一见,只能让社会更混乱。生活代替了思辨,空想并没有用,正直、善良、务实地展开行动,才是有益的。

相关文章

  • 读后感‖一只具有审美能力的虱子的罪与罚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首版发表于1866年。虽然过去了150多年,依然热度不减。 《罪与罚》主线剧情...

  • 你忽视的审美力,正在拉开你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审美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力效应”指的是融入审美力和感官体验创造美好氛围和...

  • 一名罪犯的自我救赎之路

    ---《罪与罚》读后感 说实话,读完《罪与罚》,我的最大感受是看不懂……陀翁的这部巨著,涵盖了无数个人名,光是记下...

  • 盗铃人

    ——《罪与罚》读后感 潇潇 不可思议,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师的《罪与罚》初次相遇于韩剧《岬獞夷》。剧中长得极其帅气的...

  • 具有的能力

    即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选择能力、审美能力、战胜困难能力和有使命感的人,你自己的一生才会幸福,我们这...

  • 尘封的罪与罚

    尘封的罪与罚 ——《茧》读后感 在历史的迷雾中穿行,脚步不歇,找寻着尘封的答案。秘密埋葬...

  • 【解疙瘩寓言】小虱子找幸福

    我是一只悲伤的虱子,我悲伤自己生为一只虱子。 我痛恨祖先的血统里没有自我奉献的基因,有的只是寄生而攫取的劣根。 这...

  • 《儿童的审美能力》

    人的精神世界在本质上是包蕴着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存在。 一、从文学艺术的发生来看,感性是原生性的。 二、随着文学的发展...

  • 审美能力

    前几天听人说了一段话,大意是问人怎么能够更幸福?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是——提升审美能力能让人更幸福。 仔细想想还真...

  • 审美能力

    1.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从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一只具有审美能力的虱子的罪与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lp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