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设计读书
传统节俗活动与香道、礼仪

传统节俗活动与香道、礼仪

作者: 3cea3dfd4b57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1:13 被阅读23次

        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古代皇宫里,宫女、宦官们从正月初一五更起,便“焚香放纸炮,将木杠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

        新年迎岁,民间也在五更时起,人们焚香,燃放爆竹,开门迎年,焚香接神、拜天地、祭祀祖先。

        元旦时人们常佩戴香包,传说可以辟邪驱疫。

      《遵生八笺》引《清异录》云:“咸通俗,元日佩红绢囊,内装人参豆大,嵌木香一二厘,时服,日高方止,号迎年佩。”

       立夏之日,古人各家各烹新茶,富人更是互相攀比,名目众多,“富室竞奢,香汤名目很多,若茉莉、林禽、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欧,仅供一吸而已”。

      清明节,宋代东京五岳观就有万姓市民焚香游观:“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五岳观)。”另外,自上层贵族至下层社会百姓,往往焚香烧纸、祭扫祖先故墓。

       四月八日,浴佛节,佛生日。东京“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赠,名曰浴佛水。”南宋临安浴佛节“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香药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宅富室,以小勺浇灌,以求施利。”

       五月五日端午节,宋代人吃香粽、姜桂粽,焚香、浴兰。端午食谱须有:“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七夕节,这一晚,人们设香桌,摆出摩侯罗、酒朱、花瓜、笔砚、针线,姑娘们个个呈巧,焚香列拜,称为“乞巧”。

       冬至,换上新衣,备办食物,大多吃馄饨,如丁香馄饨,也有用馄饨作供品焚香祭祀祖先。

       除夕,民间都洒扫门闾,除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像,钉桃符,贴牌,并焚香祭祀祖先。晚上则准备迎神的香、花、供品,以祈新年的平安。

       除了节俗,人生各种礼仪,都要用到香。

       香料还成为宋代平民百姓娶妻育子等活动的重要聘物、贺礼、礼仪用品。

        嫁娶之时“女家接定礼合,于宅堂中备香烛酒果”,而迎亲之日“男家刻定时辰,预令行郎各以执色,如花瓶、花烛、香毯、纱罗……前往女家迎娶新人”。

        育子的仪式较多,其中便有用香汤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洗儿,下果子、采钱、葱蒜等,用数丈线绕之,名曰围盆。”

        在丧葬礼里,行香是宫中和民间丧葬必需的仪式。明人丧葬重视操办,常“僧道兼用”。这些传统礼仪也一直流传至今。

本文摘自 余悦主编的《图说香道文化》

相关文章

  • 传统节俗活动与香道、礼仪

    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古代皇宫里,宫女、宦官们从正月初一五更起,便“焚香放纸炮,将木杠于院...

  • 宗教活动与香道、礼仪

    佛教用香自然有它固定的一套礼仪形式。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而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

  • 祭祀活动与礼仪、香道

    祭祀是一种宫廷礼仪,在五礼中属于吉礼,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西周时期,朝廷就开始设有掌...

  • 说说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祭祖活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礼仪(22)

    说说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祭祖活动 ——浅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礼仪 作者:江南一楼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假...

  • 香与礼仪

    中国的传统文化即礼仪文化。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华文化的发展漫漫长河里,这种礼的教育、礼的...

  • “三雅道”的中国意境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

  • 花道、茶道、香道里的中国意境

    茶道、花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

  • 浅谈“花道、茶道、香道”

    “花道、茶道、香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

  • 第10期《幸福女学》学习心得——朱艳萍

    随着社会物质化功利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没落,我们渐渐谈忘了传统的礼仪教养,渐渐地与传统文化背道而行。在我个人在学...

  • 香道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生活艺术的升华,带着对香道的好奇与喜爱,我进行了三天的强化学习。 在习香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节俗活动与香道、礼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qd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