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世纪初的某一天,二十二岁的才华横溢的男青年,到十八岁的女青年家做客,幽深光影里,古窗帘幕下,春花漫浪的背景中,多情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从此开启了一段纠缠半生的孽缘。
某天,男青年托友人悄悄传话,问女青年可愿意跟他一起去日本,奇怪的是,这女青年从前从未跟任何男子单独会面过,却毫不犹豫答应了。
临走时,她给母亲留下一封信,顺便抛却了十三岁就定下的婚约,跟随男青年远走东京。
这场私奔来得太突然,为免滔滔舆论和众人口水,作为名门望族的女青年家不得不宣称女青年病故,然后棺材里堆满石头,下葬,众人信以为真。
青葱年华,郎才女貌,一切看似特别美好。
从东京,到巴黎,柔情切切,认识他们的人都以为这对伉俪可以相守到地老天荒。
可惜,生活从来不能假设,故事总会跌宕起伏,尤其当它发生在才子与红颜身上时。
他为她画过很多画,比如《琴课》,画里她身姿婀娜,气质优雅,十指纤纤,小提琴为她增添了文艺女青年的别样风姿,整个画面充满灵动柔和的气韵。
《萧声》里她明眸如水般清澈纯净,鼻若悬胆,面若满月,侧颜颜值甚高,甚至比她正面好看一百倍不止,若非画画的人深爱,怎会在笔下展现如此美好恬静?
还有《凭桌》、《慵》、《静读》、《传真》等等,莫不告诉世人,这对璧人曾经情深意重,你侬我侬。
2
1927年两人回国。
他声名鹊起,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子女出世,国民党元老牵头为他修建公馆。
她好热闹,爱社交,时常在公馆举行派对聚会,流连于觥筹交错,衣香鬓影里满场是她活色生香的笑,交际场中被热捧让她感觉生活多姿多彩。
在这里我想到了刘嘉玲和梁朝伟,陆小曼和徐志摩,林徽因和梁思成。
都是一个爱社交,一个爱沉静。
他也如我提到的那三个男子一般,创作盛年的他,埋头画室,全然不理世间种种,一腔热血全都赋予他深爱的艺术创作。
一个如此好热闹,一个如此爱独处,矛盾自然滋长。
她恨他只顾创作,自我而冷漠,他恨她爱好虚幻虚假与虚荣,原本美好的情感在现实和差异面前渐渐失去光华,鸿沟再难跨越。
三年后,他爱上与之颇为投机且有同好的女学生,女学生以红豆相赠,他以金镶刻,上刻慈悲二字。
十年前,他戴的戒指是她的名,十年后,换成了女学生的名。
她素来敢作敢为,拔掉了女学生送他的所有枫树苗,写信给相关人士导致女学生留学机会泡汤。
他愤慨无比,公馆命名为危巢,画室取名无枫堂,且跑到桂林以避她。
1938年他在贵阳《中央日报》登启事宣布与她因意志不合而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破镜已难重圆,此后二人将毫不相涉云云。
3
她不满曾经的私奔天涯、温情缱绻、同甘共苦被他以“同居”二字轻轻概括。
也是,十八岁即抛却一切,随他私赴重洋,昔日无边美好,虽有嫌隙龃龉,也不至于关系变成仅是“同居”。
油泼辣子一般热辣的她个性鲜明,亮烈凛然,她将这分居启事镶嵌在玻璃镜框里,放在客厅书架上,还取名“碧微座右铭”。
他给她父亲的葬礼奠仪被退回。
他与女学生分手了,回头找她和好,她说,你要是自己醒悟,因割舍不下对我和孩子的感情而要求回来,那还可以考虑,但如果是孙也不要你,你退而求其次回来,那绝无可能。
复合无望。美好不再。
终究一对璧人走向绝境。
离婚时她强悍得近乎胡搅蛮缠,向往他索要现金一百万元,古画四十幅,他本人作品一百幅。此外,每月收入的一半交给她做儿女抚养费。
他日以继夜作画以满足她的非分要求。
她在自传中客气疏冷地称他为徐先生,说“结缡二十年,我不曾得到过他一丝温情的抚慰”,抱怨之切溢于言表。
4
读到这里,你大概以为她天性就是个泼妇吧。
可是你错了,在他那里,她欲爱而不能,只因二人并非同世界中人,渐行渐远,终至变成仇人。
所以她在他眼里是强悍的、霸道的、任性的、虚荣的、锱铢必较的。
可当她遇到对的人,展现的却是一个女人尽其所能的所有美好,比如温柔、体贴、聪慧如雪、优雅得体……
不得不令人慨叹,当女人遇到了错误的人时,所有美好都将被压抑,甚至化为乌有,生生被逼迫成母夜叉,而当遇见对的人,她便会展现出她本来就有的无尽温柔与温情,仿佛她所有的美好只为那世间唯一正确的人而存在,她恨不能将世间所有的美和好都拱手送给那个对的人。
的确,在那个对的他那里,她是如此完美,毫无瑕疵,他爱她爱得如痴如醉,她爱他爱得天荒地老。
1937年到1949年间,两人以振宗和雪为名,鸿雁纷飞,情书缠绵,满纸诉不尽满腔炙热的爱恋!
云中谁寄锦书来。
两千多封情书,满载浓情厚意,满是刻骨相思,今人读来都恐肉麻,热恋之中的小年轻,抑或擅长煽情不嫌牙酸肉麻的琼瑶阿姨,也不定能写出如此销魂蚀骨的句子来。
宗:心爱的,我想你,我行动想你,我坐卧想你,我时时刻刻想你,我朝朝暮暮想你,我睡梦中也想你。
雪:你若把我拿去,烧成了灰,细细地检查一下,你可以看到我最小的一粒灰,也有你的影子印在上面。
什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什么花千骨,比之简直弱爆了!
她父亲七十大寿,他送厚礼,她当即退还,说“幸君谅吾苦衷,纳回成命,庶几爱吾更深矣。”
可见,她并非天生霸道强势,而是本来温柔体贴,只不过她的这般美好只愿给那唯一对的人。
5
只是可惜,命运总是捉弄于人。
1942年,客居新加坡三年的那个错的人回到国内,她感到十分为难而尴尬,无法拒绝他回家,但她的心早已在那个对的人身上。
她于是写信给那个对的人,对方提出四条路,一、离婚结婚(双方离婚后在结婚);二、逃避求生;三、忍痛重圆(忍痛割爱,做精神上的恋人);四、保存自由(她离婚,与他相爱)。
结果她选择了第四条,与已有妻室的他继续相恋。
两人深度纠缠三十多年,在台湾同居十年。
有人这样评价她,她这一生,似乎始终没有掌握好生活的力道,于不该时,用力过猛,于坚持时,绵软无力。
就这样,她错过了这个与之两情相悦、彼此情深意重的对的人。
最终她都没有能够等到他给她一个名分,反而造成三个人的痛苦,他的妻带着女儿远避澳洲,他陷入两难,她自己没得到名分,还最终失去了感情。
最后的最后,她漂泊异乡,孤独终老。
6
女人原本都是天使,后来为何很多变成了巫婆呢?
因为那个女人没有遇到对的人。
若是像她后来遇到那个对的人,她便会展现天使那美好动人的一面。
遇到错的人,再美好的天使也会被逼迫成巫婆。
而遇见对的人,只会让原本就美好的天使变得更美好。
天使还是巫婆,全凭女人你遇见的男人之对与错。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读者心中会对她的故事解读出一千种可能。
而我只想解读一点,她是天使,美好的天使,只需要对的他来激发她美好的一面。
而错的那个他,虽然名垂千古,才华摄人,但在爱情婚姻里,还是让她遇到对的人吧,毕竟相较于情感的幸福,名气和才华还是可以靠边些站。
每个女人都值得遇见对的人,只有与那个对的人相逢相识相爱,才会幸福,才会一直做天使。
愿你遇见对的人,并与之相爱痴守,在对的时间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