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 《悲惨世界》

作者: b127e80eadf8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9:32 被阅读31次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

在《悲惨世界》的扉页上,他以序言的形式写道:本世纪有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主人公冉阿让在离开世界之时,对下一代人最后的希望是:“孩子们,你们永远相爱吧。世上除了相爱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了。”

这句话是全书的主题。

冉阿让的一生致力于改变悲惨世界,他曾拥有财富、权力,也曾显示出自己经济、政治活动的才华,也从不缺乏乐善好施之心,但他没能改变芳汀的命运,没能改变德纳第的罪恶,也没能改变沙威的错误,他只改变了柯赛特和马吕斯这对年轻人对世界的认识,使他们俩看到了信仰、奉献和牺牲,他使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三代人身上有可能得到认知和传承。

雨果(1802-1885)是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知道在诗的极限边缘停下笔,让感情借着想象的神秘翅膀飞升,去感悟那不可言说的精神秘密。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指出“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提出了著名的“对照原则”,认为自然万物常处于一种复合的状态中,对照使一切事物的显现更鲜明更强烈,也使我们在观察了美丑的对照之后,灵魂更趋于美和上升的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活跃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社会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发生剧变。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全面建立、巩固、发展,人们对个体地位的肯定、对普遍致富的期待和对飞来好运的幻想都比以往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很多知识分子还相信现代人被“启蒙”,但革命中的恐怖场面和随后拿破仑时代的一连串败绩,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对人类的潜力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最崇高的观念就是思想自由,人们自由宣泄,也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其主要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因此,他们笔下的人物多是非凡情景中的非凡人物。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雨果的文学热情,与那些隐匿于自己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玩弄着近乎独语、令人费解的语言文字的所谓现代作家的‘高贵矜持’的气派决然无缘。”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采用火热的诗句和海涛一般奔涌不息的警句格言,对人世的苦难和悲哀进行了栩栩如生而又感人至深的描写,对“罪恶”“法律”“革命”“博爱”四大问题进行解剖。

“有一年的冬季,冉阿让找不到工作。家里没有面包,绝对没有一点面包,却有七个孩子。” 雨果认为像冉阿让这样“潦倒的男子”以及他们作出的违法行为,社会必须正视,因为是社会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正、审判不公允、处罚不得当造成它的底层的人们永远处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海之中。

雨果为芳汀写道:“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向谁收买?向饥、寒、孤独、遗弃、贫穷收买。令人痛心地收买。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

《悲惨世界》曲折离奇的情节很难一言道尽。它让我们对人世之苦有更多体验,对文明社会中至今尚未消除的愚昧和困苦有了更多的思索和责任感。

当一个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囚犯——冉阿让,敲开米里哀主教的房门时,这个囚犯的眼神是粗鲁、放肆、疲惫的。当米里哀主教表示愿意收留他时,他一向阴沉的面孔显出了“惊讶、疑惑、欢乐,变成了光怪陆离的样子”。

他得到米里哀主教帮助而获得启示,弃恶从善,化名马德兰,当上市长,广行义举,后来帮助芳汀抚养她的女儿珂赛特。经历一系列事件后,解救了珂赛特的恋人马吕斯,最后带着爱和满足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为一部巨著,翻开是需要勇气的,看完是需要耐心的。

而当冉阿让安然前往天国之时,我想我们还需要沉思。

《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法国,但雨果的墨迹早已渗透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它拥有美食、盛景、财富、荣耀,它也有饥饿、疾病、贫穷和痛苦。我们会在阳光下纵情歌舞,也会在黑暗中沉沦孤独。

雨果认为“暴力产生仇恨,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博爱、仁慈才是拯救人类的药方。人性有逃不开的黑暗之处,没有人可以窥探到别人的灵魂,但我们可以点燃爱的光明使别人不至于迷茫踟蹰。

冉阿让的高尚在于能够驾驭人性的黑暗,毅然决然地成为悲惨世界的救赎,化身为马德兰爷爷,对残酷世界散播爱与诚。

就像王尔德在追问到底什么会永垂不朽一样,我们也在这个复杂的时代惶然无措,白昼的车水马龙,暗夜里的灯红酒绿,总在某些狭窄的角落里传来的恻恻的哭喊声。

灵魂彷徨在无人关心的某个角落,人们互不关心,仿佛天理般恪尽职守,这是我们可悲的错误。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

在《悲惨世界》的扉页上,他以序言的形式写道:本世纪有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主人公冉阿让在离开世界之时,对下一代人最后的希望是:“孩子们,你们永远相爱吧。世上除了相爱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了。”

这句话是全书的主题。

冉阿让的一生致力于改变悲惨世界,他曾拥有财富、权力,也曾显示出自己经济、政治活动的才华,也从不缺乏乐善好施之心,但他没能改变芳汀的命运,没能改变德纳第的罪恶,也没能改变沙威的错误,他只改变了柯赛特和马吕斯这对年轻人对世界的认识,使他们俩看到了信仰、奉献和牺牲,他使人道主义精神在第三代人身上有可能得到认知和传承。

雨果(1802-1885)是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知道在诗的极限边缘停下笔,让感情借着想象的神秘翅膀飞升,去感悟那不可言说的精神秘密。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指出“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提出了著名的“对照原则”,认为自然万物常处于一种复合的状态中,对照使一切事物的显现更鲜明更强烈,也使我们在观察了美丑的对照之后,灵魂更趋于美和上升的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活跃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社会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发生剧变。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全面建立、巩固、发展,人们对个体地位的肯定、对普遍致富的期待和对飞来好运的幻想都比以往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很多知识分子还相信现代人被“启蒙”,但革命中的恐怖场面和随后拿破仑时代的一连串败绩,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对人类的潜力感到失望。浪漫主义文学最崇高的观念就是思想自由,人们自由宣泄,也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其主要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因此,他们笔下的人物多是非凡情景中的非凡人物。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雨果的文学热情,与那些隐匿于自己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玩弄着近乎独语、令人费解的语言文字的所谓现代作家的‘高贵矜持’的气派决然无缘。”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采用火热的诗句和海涛一般奔涌不息的警句格言,对人世的苦难和悲哀进行了栩栩如生而又感人至深的描写,对“罪恶”“法律”“革命”“博爱”四大问题进行解剖。

“有一年的冬季,冉阿让找不到工作。家里没有面包,绝对没有一点面包,却有七个孩子。” 雨果认为像冉阿让这样“潦倒的男子”以及他们作出的违法行为,社会必须正视,因为是社会地位不平等、分配不公正、审判不公允、处罚不得当造成它的底层的人们永远处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苦海之中。

雨果为芳汀写道:“芳汀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社会收买了一个奴隶。向谁收买?向饥、寒、孤独、遗弃、贫穷收买。令人痛心地收买。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

《悲惨世界》曲折离奇的情节很难一言道尽。它让我们对人世之苦有更多体验,对文明社会中至今尚未消除的愚昧和困苦有了更多的思索和责任感。

当一个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囚犯——冉阿让,敲开米里哀主教的房门时,这个囚犯的眼神是粗鲁、放肆、疲惫的。当米里哀主教表示愿意收留他时,他一向阴沉的面孔显出了“惊讶、疑惑、欢乐,变成了光怪陆离的样子”。

他得到米里哀主教帮助而获得启示,弃恶从善,化名马德兰,当上市长,广行义举,后来帮助芳汀抚养她的女儿珂赛特。经历一系列事件后,解救了珂赛特的恋人马吕斯,最后带着爱和满足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为一部巨著,翻开是需要勇气的,看完是需要耐心的。

而当冉阿让安然前往天国之时,我想我们还需要沉思。

《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法国,但雨果的墨迹早已渗透整个世界。

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它拥有美食、盛景、财富、荣耀,它也有饥饿、疾病、贫穷和痛苦。我们会在阳光下纵情歌舞,也会在黑暗中沉沦孤独。

雨果认为“暴力产生仇恨,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博爱、仁慈才是拯救人类的药方。人性有逃不开的黑暗之处,没有人可以窥探到别人的灵魂,但我们可以点燃爱的光明使别人不至于迷茫踟蹰。

冉阿让的高尚在于能够驾驭人性的黑暗,毅然决然地成为悲惨世界的救赎,化身为马德兰爷爷,对残酷世界散播爱与诚。

就像王尔德在追问到底什么会永垂不朽一样,我们也在这个复杂的时代惶然无措,白昼的车水马龙,暗夜里的灯红酒绿,总在某些狭窄的角落里传来的恻恻的哭喊声。

灵魂彷徨在无人关心的某个角落,人们互不关心,仿佛天理般恪尽职守,这是我们可悲的错误。

相关文章

  • NO.7 《悲惨世界》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 在《悲惨世界》的扉页上,他以序言的形式写道:本世纪有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

  • 『目录』

    〔No.6〕『Redis篇』〔No.7〕『SpringBoot篇』〔No.7〕『实战篇——XXX项目』 〖No.1...

  • 你说那是我的太阳

    NO.7/100/2018

  • 课外独悟NO.7

    课外独悟NO.7

  • 读书有感。

    文|轻音梓 看了小说《悲惨世界》、动漫《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及音乐剧《悲惨世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不愧是...

  • 《悲惨世界》观后感

    最近看了一部2019年的法国影片《悲惨世界》,这个悲惨世界不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原著小说改编的,而是借用了雨果悲惨...

  • 面试准备

    Good afternoon Judges! I am No.7 candidate, applying for ...

  • 托福写作原创满分范文7:在家还是在电影院看电影

    TOEFL ESSAY NO.7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

  • 悲惨世界

    首先看到《悲惨世界》这个名字要讲到这部电影的由来,《悲惨世界》是在纪念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诞辰210周年暨《悲惨世界...

  • 那颗红豆

    《我们的草木年华》 No.7 那颗红豆 “红豆生南国...

网友评论

  • 思蜀:我比芳汀好不了多少
    思蜀:@大理海西 骗人的,一切只会比我想的更坏
    b127e80eadf8:@一心只想暴富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本文标题:NO.7 《悲惨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dm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