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伴随着七点钟的闹铃响起,睁开惺忪的睡眼,简单的洗漱完毕,略施粉黛,拿起沙发上的手包,就要匆匆忙忙的出门,然后排着长队进入地铁,新的一天就从熙熙攘攘的挤地铁开始了。
刚到北京打拼或者追求舒适居住环境的年轻人,一般都会选择在五环外甚至更远的六环及燕郊香河去租房,这样房租不至于太贵而无法承受;远郊的房子因为建成年代较近,房子相对较新,不像市中心里的房子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隔断,显得拥挤不堪,远郊的房子装修简单但却宽敞明亮,租客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简单布置,设计出家的温馨,家的味道。
曾经岳云鹏风靡一时的《五环之歌》:四环,你比五环多一还;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早晚高峰的时候,你孕育着生机一片,城里堵车的时候,我愿围着你转一圈,转一圈……,这首新的洗脑神曲,在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里的小伙伴居然哼着挺嗨,歌词里用幽默的方式直击北京的大城市病,交通拥堵。所以,早高峰上班时间,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地铁出行,这样,时间会有保障,总不至于在水泄不通的路上塞半天。很多人,每天光在地铁里的时间,少则两个小时,多则四到五个小时。
地铁里的骂战
记得刚来北京时,每天早晨都会发愁,早高峰时间挤地铁,绝望的看着每一趟车都是沙丁鱼罐头一样的拥挤场景,人熙熙攘攘,总是被吓退好几步,又被后面蜂拥而至的人潮给冲到门外。而更让人郁闷的是,车厢里,隔几天就会发生一场激烈的骂战。有男女,女女,男男对骂,基本不重样。
其实,发生骂战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拥挤,轻则上车时,后面的人着急上车推了前面的人一下,重则是踩在了脚上。一路上就叨叨骂不停,在不足一平米的空间里,吵着嚷着,喋喋不休。其实,生活已经不易,何必大早上给自己和他人填堵呢?
骂了对方,你就真的痛快了吗?
人们都知道,吵一次架,生一分钟气,就会失去60秒的快乐。生气会伤你的脾胃肾,,伤身体。
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为了在挤地铁时不可避免的推搡或者不是刻意为之的不小心行为,大清早的伤了和气,动了怒气,一天的好心情就没了,工作效率降低,心里一直窝着火,分分钟钟一引即爆的样子,不好的心情,势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错失很多本该属于你的快乐和机遇。也许,你会因为自己的愁眉苦脸,吓走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客户;也许会因为你的心不在焉,搞砸一项重要的会议,得罪你的上司,从而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
地铁里,还看到过,两个女人因为踩了一下脚,大打出手,最后双方,一方眼镜碎了,所幸没伤着眼睛;另一方,眼睛周围留下一圈黑色印记。为了一时之快,属于女人的柔情抛掷脑外,毁了容颜,何必呢?
早高峰,地铁为何会挤??
据保守统计,北京常住人口加外来流动人口大概有3500万多,而北京地铁一天运输量大约为900万人次,早高峰时也有300多万人的高流入量,有的线路满载率达138%,每平方米可以挤7-8个人。所以,地铁里挤是正常的。
试着多一份宽容谦让,让骂战停止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颗宽容谦让之心,理解挤地铁时的他人,那地铁里,更多的不会是骂战,而是清晨的一份清静与和谐。维护地铁秩序,为大家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也是人人有责。
六尺巷说到宽容和谦让,我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春晚上赵薇唱的《六尺巷》是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盖房子与邻居为地皮闹起了纠纷,让张英出面说句话。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了片刻,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邻居见状后,也随之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院墙之间便空出了一个六尺宽的空道,人称“六尺巷”。
如果每个人,都能用”六尺巷”所传递出的美德,来检视自己的行为,我想地铁里更多的会是谦和礼让,而不是你争我抢,两败俱伤。
END
很多北漂族们,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奔波在偌大的城市两端。一边是事业,一边是那个可以为自己亮起一盏灯,可以冲个热水澡,睡个舒服觉,做一个美梦的家。
链接起事业和家的却是一条条长长的地铁,虽拥挤,却也是生活的常态。我只想呼吁每一个乘车人,都能做一个文明使者,宽容他人,谦和礼让,让新的一天,晴朗无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