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的贞操

作者: 钟书钱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1:35 被阅读20次

流行语的贞操

作者:钱静

“顺其自然”是个好成语,算得上经典,从发音到内涵都无可挑剔,如果用美女打比方,就是经典美女,凹凸有致,脱光检查,即使用显微镜看,都没有一点瑕疵。许多人也很喜欢,只是喜欢这个词,我喜欢的是它的内涵。有人说,这不是闲扯么,谁不是喜欢它的内涵才喜欢这个词。这有差别,很多喜欢这个成语的人,脑子只在字面上飘。

“自然”,表面的意思就是不施脂粉,保持事物的原样。天公安排一座山、一条河在一个村庄旁,不管安排得是否合理,就这样了,是秀丽是朴拙,任人评说,无可更改。深入一点说,“自然”是事物本质发展的规定性,人的爪子可以去拨弄,但得根据它的规定性行事,可施脂粉,不可动筋骨。

“顺其自然”从五代到今天,已漫游了一千多年,在不同的脑子里滚过,变成了不愿作为、偷懒的借口。而它的真正内涵是顺着规律去做,不做,恰恰是没有“顺其自然”。毛泽东在战争时代审时度势,遵循客观,以少胜多,取得一个个胜利,是“顺其自然”;后来夸大了主观精神的力量,才弄出“大跃进”来,是没有“顺其自然”。

在人文领域,可以建构某种常态世风,或流氓遍地,或公正理性。只要成为一种常态,对民众来说,很容易形成“自然”,若对丑陋的“自然”还“顺”下去,就是“平庸之恶”。所以,事物的规律可以“顺”,一些“自然”可以再造。是“顺”还是“不顺”,要看是什么领域。

“存在即合理”是很流行的一句话。它出自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含义为:现实的、存在着的事物是合乎宇宙的绝对精神。按我的理解,“存在”因缘而生,由于人的观念差距,这个“缘”就千奇百怪,美丑、是非全在里面了,并不是人们常理解的存在的事物就是合理的、正确的。日常中,这句话成了许多人同流合污的理论根据,好像由它罩着,可以行走江湖,遇到抵抗,便可举起它作为盾牌。从黑格尔的原意到流行认知都是错误,这个短句可以开除出语言系统,永不录用。

许多人爱说“知足常乐”,实则说说而已,装出弥勒佛的样子,披一件佛教徒的外衣让人看。“知足”也许是真的,“乐”倒未必。“知足”半年也许真能乐,一年也能,两年后怕是乐不起来了,特别是这些年,世事如魔术般变化,别人都走到前面去,自己还保持原来的样子,用旧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心是要受到敲击的。真能“知足常乐”,归隐山林可做到,“一箪食,一瓢饮”,无外界信息搅扰,与人无交,心静如水。若身处闹市,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难。别人说“知足常乐”,不可轻信,更不可拿来用在自己身上,“知足”不乐、焦灼、假乐倒是常见得很。

流行语经众多脑袋蹂躏,已失了原貌,一身疾病,遇到时得还原它的贞操,得细细打量,随意拿来当成自己的行事准则,恐怕自己也惹来一身病。

相关文章

  • 流行语的贞操

    流行语的贞操 作者:钱静 “顺其自然”是个好成语,算得上经典,从发音到内涵都无可挑剔,如果用美女打比方,就是经典美...

  • 贞操

    一男惊慌失措地冲出小食店,一女狂追,尖叫:“还我贞操!” 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只见女追上男,把百元钞扔给男,男的把一...

  • 你的贞操哪儿去了?

    和QQ群的朋友聊起来贞操,他说贞操是病,没了才健康 还说大学时候聊起来心爱女生的贞操问题,雪夜里能聊到清晨,我去!...

  • 2.谈中国妇女传统贞操观的发展

    谈中国妇女传统贞操观的发展 徐 宏 贞操观形式上属于人们的传统心理和习俗,起着约束人...

  • 女人的贞操

    男女之间从身体到心理的差异非常明显,体质上的男强女弱必然要从心理上反映出来。 征服欲和保护欲是男人的天性,男人的天...

  • 男生的贞操观和女生的贞操观

    晚上和我女朋友聊天,突然她问到男生的贞操观和女生的贞操观一样吗?男生是不是也非常注重第一次呢?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 贞操问题

    中国的男子要他们的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他们自己却公然嫖妓,公然纳妾,公然“吊膀子”。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

  • 贞操革命

    看了两集《听雪楼》,原著沧月。里面加了一段谢家姑娘的戏。看罢感悟颇多。 贞操比命大,所以谢老爷明知女儿还是活的就要...

  • 《贞操简史》

  • 说说贞操

    前段时间有个“女德讲座”特别火,讲了很多大道理,其中最让舆论哗然的是——“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 作为一个受过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行语的贞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m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