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32094/855b63143cf4867b.jpg)
我的老师昨天与朋友在一个纽约顶级餐厅午餐,在讨论到,最近很多朋友投资失败,比如去开煤矿,比如去与人合作,动则500万美元现金进去,然后,连本都回不来...
然后又聊到,那个餐厅的服务生,那个餐厅的服务生,一个月都可以拿到1万美元收入,相当于人民币7万左右。
然后,他们聊到:专注与小事
他们对于“专注与小事”的交流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过去在我刚开始想要去学习育儿时,我恨不得把每一本育儿书都看一遍,每个育儿专家的课都听一遍,所以家里买了上百本育儿书籍,买了上了一堆育儿类课程,到现在还有很多书未开封,课未听…
现在回想其实当时就是想着有没有什么捷径,能不能找到一些比较实用的干货,解决育儿上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当我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虽然有一些收获,但还是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好孩子。
我们学习如果不懂的去分辨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就像学习育儿,不去确定自己要选择那个育儿专家,或者哪个育儿理念,作为自己主要的育儿方向,深入的去学习和实践,那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课只会让自己更加的焦虑,因为我们没有主心骨不知道到底听谁的。
所以不管是学习育儿,还是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自己学习的大方向,然后持续的去学习,把所学到的,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实践,这其实也是专注做好一件小事。
当我们日积月累的做好这一件小事, 我们就能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
就像我们看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对于看书的建议,我觉得值得参考!
啃一本对你很有用的书,把它讲得滚瓜烂熟,用得滚瓜烂熟。
我们是去看10本书,还是把一本书看10遍,过去的我会选择看10本书,但现在的我愿意把一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看10遍。
我觉得我们看书如果是出于打发时间,出于娱乐,完全可以随便看,但是如果是为了精进自己,那一定要把书看懂,看透,把里面重要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就像曾国藩说的“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它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2094/f9e7834b356f0ae3.jpg)
曾国藩的读书法就是,一本书没读完,读通、读透的情况下,不去读另一本书。
事实上,很多人看书,都会同时看很多本,如果我们有过图书馆借过书的应该都有同感,看到什么书都想看,一下子借了一打书回家,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等还书的时候,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懂。这也是我过去经历过的。
而曾国藩主张一本书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
我想读一本好书,你要先能专注的沉浸其中,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我想专注做好一件小事,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7732094/60ccf1f2039954f2.jpg)
这张图,这是他们的讨论
他们说:把一件小事业,做到极致,就是隐形富豪
很多美国人,只做一个小领域,都可以赚到钱
这其实就是讲到,做好一件小事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这几年我做过电商也做过微商,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很多人会不断的去换平台…
也经常收到一些人的邀请,说现在**平台是**时期,我们去做可以赚一笔,过去我确实也跟风做过几个平台赚了一点钱。
但18年下半年,认识了元瑞老师跟着他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我会去思考当我做这件事除了赚钱,我能还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它是否是正向的,它是在给我的事业加分还是减分。
真的很神奇,思维一变,看待事物就比较容易看它到的本质,面对诱惑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当我们收到一些邀请,多种选择虽然也很好(我们可以做为参考),但是成功需要时间,更需要付出精力,在自己选择的事业或者项目上,专注的去做好,每天都是在精进自己。隔三差五换事业,换平台,每天都是从零开始。
所以,我们要去做减法,做聚焦,不是目标越多越多,不是项目越多越好!
专注做好一件小事,我想有时候慢就是快!
就像从元瑞老师和他朋友的聊天中我们看到的,专注的做好一个服务员,每个月也能有一个小老板的收入,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说: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成功就在于聚焦目标。
成功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你是否专注。
我想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面面俱到,那么你将筋疲力竭,哪头也顾不好。
所以聚焦目标专注做好一件小事,是成功的捷径。
我想这在,任何时间,地点,领域都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