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与千寻的故事中,汤婆婆能夺去人的名字,藉此来控制人。”名字”就象征了”自我”——“言语”决定了“自我”。
在交流过程中,我有时会因为对方说的某些话,感到莫名的不爽,本能地不认同这些话。有时候,我自己话刚出口,就感到后悔,急忙调整一下又补充一句。翻看聊天记录或者文章下面的评论,某些观点会让心里会有一股冲动,想去辩论一番。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那些话或者评论都是小我的表现。
小我有五大喜好:
1. 自我强化
我做不到 我没办法 我不能 最近好倒霉 你要是我,你也会这样
2. 推卸责任
都怪 我没有 要不是他 都是命啊
3. 逃避现实
如果...就好了
4. 简化思考
反正 大约 不就是
5. 自我放弃
我就是
饭可以乱吃(其实也不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说。因为你说出的话,会影响你自己本身。
之前说过,言语是拥有力量的,即使叫出对方的名字,意义就大不相同。不过,那个解释又些偏于宗教,这里给一个相对科学的解释。心理学自我实现的预期原则(self-fulfilling prophecy),英语部分的直译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原则说的是,你对他人的预期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动实现。
比如,你说自己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一个“不诚实”的人,于是你在诱惑面前会更容易放弃,选择更多的拖延。然而正是因为那些轻易的妥协才导致了你在学业上或者工作上的裹足不前。
我言下之意是,我们的言语拥有巨大的作用,所以万不可胡言乱语,也不要自暴自弃给自己一个可悲的预言。相应的,可以给自己一些正面的预言,来引导自己前往自己心中想往的地方。
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
自我觉察:言语
具体事项:在交流过程中说:“这个课程不就是之前那个什么什么吗”。
外界刺激:“这个课程不就是之前那个什么什么吗”
无选择状态下的回应:无反应。
任何事情都有3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方案1:“这是小我简化思考的表现。要不要试着再深入思考一下。”
方案2:“这是小我自我强化的表现。知到和做到,和会做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方案3:“要不要试试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if... Then...: 如果发现小我出现了,就觉察它是哪种小我,为什么会出现,应该如何应对。
我承诺:直面现实,不论现实多么痛苦,我都要直面现实。
实践结果:观察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