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0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19-10-15 09:17 被阅读0次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0

第23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如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如宋·俞桂《溪流》

云脚才行又复开,一声隐隐只空雷。

家僮忽报溪流涨,知是前村落雨来。

宋·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如宋·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金刘昂《吊李仲坦》

文章巧与世相违,身后新恩事已非。

不及萋萋原上草,一番春雨绿如衣。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如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邵阳日影来。

宋·陆游《杂感》

故旧书来问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相关文章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0

    第23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如唐·李贺《南园...

  • 金银木

    诗袖组织了《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八法[https://www.jianshu.com/p/ff57de9c...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冯 振 陳科揚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开国至...

  • 问藕

    今年雨雹多,一度以为看不到荷花了。恰诗袖组织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十一法[https://www.jia...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22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如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8

    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如唐·杨凌《明妃曲》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20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21

    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如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6

    第3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7

    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韦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言绝句作法举隅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qyj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