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传统文化爱好者佛法学思修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4:05 被阅读2次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佛教的本质是和谐,让自己的身心和谐,让自己和社会、和世界和谐。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要躲避这个世界、远离人群,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有些人把佛教中非常低层次的、通俗化的解释,当成了佛教的全部,比如好多人认为佛教就是求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等等,很功利。这些信徒人数众多,他们像做生意那样,想靠供一点东西而得到巨大的利益。所以,人们对佛教产生了误解。

我告诉大家,佛教从来不叫人避世。避世的人,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莲花,活不了多久。明白了吗?荷塘里的淤泥虽然污浊,但莲花必须汲取那污泥中的营养,才能鲜活下去。否则,它会变成死花、干花。人也是这样。离开了世俗的世界,就没有觉悟,就没有解脱,也没有超越。

佛教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宣传神异,不追求神通,不靠那么花里胡哨的神奇故事来取悦世界。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对神通很不以为然,他呵斥过许多卖弄神通的弟子,公开强调:神通跟解脱无关。

不要把佛教当成一种迷信,也不要把佛教信仰者看成神秘论者。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任何人都能实践,都能接触的。佛教本身,也是一种自主的、智慧的信仰。不要在这种智慧的信仰之外,再去找一种迷信的依靠。

不过,对于需要迷信的人来说,迷信也是对的。因为他只有迷信,才能远离痛苦。他不相信自己可以解除自己的痛苦,不相信自己可以成为太阳。他永远把自己当成月亮,觉得自己必须借助太阳的光,才能发亮。

编选:老报人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相关文章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佛教的本质是和谐,让自己的身心和谐,让自己和社会、和世界和谐。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要躲避这个世界、远离人群,其实...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8)

    组编:老报人 大手印文化所强调的“大”——大胸怀、大境界、大悲悯、大包容,它没有任何民族、国家、地域、群体、个体等...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3)

    编选:老报人 3 我常对人说,佛教所谓的菩萨,并非指何人,而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利众精神。重于慈悲的利众精神,称观...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4)

    有个人问我,佛教有什么用?我用一句话回答了他:“让你的心属于自己。”这就是快乐生活的秘诀。佛教的第二个作用是“让你...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佛教文化的本质 【编者按】在学习雪漠老师关于佛教文化本质的论说之前,有必要先听听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

    编选:老报人 【老报人导语】 不管你接未接触过大手印文化,得到这本书时,请先看看雪漠老师这段话—— 在哲学的教条化...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9)

    选编:老报人 大手印认为,修行的最后阶段就是打碎宗教名相,连自己坚守的那个东西也打碎。打碎一切之后,宗教也罢,“佛...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1)

    选编:老报人 在契入光明大手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整天像在梦中一样,一切都不太真实,好像一旦伸手去触摸,...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0)

    选编:老报人 要是你能时时安住于空性中,就等于在修大手印。同时,你要生起一份聆听,去品味那种法味,感受那种快乐和安...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6)

    组编:老报人 为什么说大手印文化超越了佛教 大手印的本质不是去改变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不了你。修炼大手印的目的不是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kw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