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0:42 被阅读10次

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佛教文化的本质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编者按】在学习雪漠老师关于佛教文化本质的论说之前,有必要先听听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是怎样评价佛教的。

2014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公务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还说:“在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

21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有关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演讲时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

学习完总书记的讲话,开始悦读雪漠老师的正见之言吧:

1

佛教将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称为“佛陀”。“佛”就是觉悟者,就是明白人,是个连觉悟都忘了,但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中又能不生迷惑的人,而不是迷信者认为的那种万能的“神”。

2

在我的印象中,许多哲学、思想、文化流派的表述,虽然言辞各异,但内涵却很相似,究其核心,还是这个“善”字。善是什么?善就是一种利众、利他,从而达到最根本的利己的一种精神和行为。善的本质,就是善待众生、利益万物。

千百年来,这些善的思想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其中,佛教文化对善的弘扬最成体系,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礼仪,更有诸多实践性的指南。

有人谈善文化不谈佛教,或者别有用心的解读佛教,将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片面地简单地等同于迷信。还有人甚至认为,它是用来麻痹、欺骗、愚弄人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甚至以讹传讹,造出无数的谬论。

这一切,都为佛教文化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设置了障碍,那些谤佛者,无疑会成为人类文化的罪人。

编者:老报人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相关文章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佛教文化的本质 【编者按】在学习雪漠老师关于佛教文化本质的论说之前,有必要先听听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8)

    组编:老报人 大手印文化所强调的“大”——大胸怀、大境界、大悲悯、大包容,它没有任何民族、国家、地域、群体、个体等...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3)

    编选:老报人 3 我常对人说,佛教所谓的菩萨,并非指何人,而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利众精神。重于慈悲的利众精神,称观...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4)

    有个人问我,佛教有什么用?我用一句话回答了他:“让你的心属于自己。”这就是快乐生活的秘诀。佛教的第二个作用是“让你...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5)

    佛教的本质是和谐,让自己的身心和谐,让自己和社会、和世界和谐。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要躲避这个世界、远离人群,其实...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

    编选:老报人 【老报人导语】 不管你接未接触过大手印文化,得到这本书时,请先看看雪漠老师这段话—— 在哲学的教条化...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9)

    选编:老报人 大手印认为,修行的最后阶段就是打碎宗教名相,连自己坚守的那个东西也打碎。打碎一切之后,宗教也罢,“佛...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1)

    选编:老报人 在契入光明大手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整天像在梦中一样,一切都不太真实,好像一旦伸手去触摸,...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10)

    选编:老报人 要是你能时时安住于空性中,就等于在修大手印。同时,你要生起一份聆听,去品味那种法味,感受那种快乐和安...

  • 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6)

    组编:老报人 为什么说大手印文化超越了佛教 大手印的本质不是去改变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不了你。修炼大手印的目的不是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巴文化特刊:《灵性如水》(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v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