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是教学的难点。由于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绝大部分孩子学习后能熟练应用,但仍有少部分孩子存在一定困难,在练习时,我就发现了一个典型的错例。
一、意料中的错误
计算0.3-0.18时,一个孩子板演时列的竖式是0.18-0.3,在整数减法时,也有部分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辨析,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由于很多孩子在计算时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于是,他们很快找到了原因:因为0.3的位数少,所以这个孩子在列竖式时认为0.3-0.18没法减,就把0.3放在减数的位置上,归跟结底是因为她不理解百分位上应该如何减?
还有的孩子认为,在做加法时,可以颠倒位置,因此,她是由加法类推到了减法。
二、特别的想法
这正是一个进一步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好时机,于是,我抓住这个问题进行追问,加法为什么可以颠倒位置?减法为什么不行?
大部分孩子的理由是:加法颠倒位置结果不变,而减法中颠倒位置,结果会发生变化。加法颠倒位置,为什么结果不变?我让他们进一步思考。
果然,立刻有孩子想到加法的交换律。因为有了运算定律的支撑,所以加法适用而减法不适用。
这时,一个平时发言特别积极的孩子提出:减法中的特例:1-1,如果交换位置也可以。我让孩子们展开讨论,让他们自己判断,这个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
经过思考,孩子们发现:1-1如果颠倒位置,虽然结果不变,但算式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不仅如此,减法中也只有部分特例才会有结果不变的特殊现象,因此,它和加法的交换律是完全不同的。
紧接着,孩子们由加、减法又联想到了乘、除法。提出:在乘法计算时,由于有乘法交换律,因此也可以交换因数的位置,而除法则不行。
最后,他们又帮助犯错误的孩子解决:当百分位上没有数时,该怎么减的问题。
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更让我高兴的是: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正是学习数学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