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条古事闻散文
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

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

作者: 历史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9-11-24 10:00 被阅读0次

一部名著《三国演义》让刘备出尽了风头,尽管他才智平平,但却能慧眼识珠凭“义”结拜了为日后立下卓越功勋的关羽、张飞。尔后他又力排万难,不拘一格拜诸葛亮为军师。由此,“三顾茅庐”的佳话流传百世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段历史,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不靠谱”。四十二岁的刘备三拜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似的诸葛亮,就只因那一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乡间之语。这未免有点儿太不符合情理了吧!难道,我们这段熟知的历史压根就不存在,还是另有隐情?!其实,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但由于作者对人物塑造或基于其他方面的写作需要,主观的把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编排,使之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人物更具个性色彩。那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据《魏略》载: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原文大意是说,在刘备屯兵樊城之际,恰逢曹操平定了北方的袁绍。久卧隆中的诸葛亮深知大敌当前,主动请缨拜见刘备,以求详述当前之势。而刘备见其年少,就打发走了诸葛亮,差他料理其他生意。众所周知,刘备为“盖世枭雄”,有“慧眼识英雄”的禀赋。大凡入之所及者均为上上人才,关羽、张飞、赵云、魏延,乃至尔后的诸葛亮,无一不是“忠良死结之臣”,名满天下。而不甘下风的诸葛亮,就要在刘备面前显露一手。而最能让此时的刘备关注的,莫过于刘备兵源不足。自从曹灭袁后,降袁军五六十万,南下荆州已成当务之急,敌强我弱,这怎能不让刘备为之心急啊!而早已胸有成竹的诸葛亮,及时请言,为刘备筹划了一番。以他的方法,集荆州流动之人,征募众兵,尔后整编操练。这样一支能与曹军在军备数量上抗衡的队伍不断拓充扩大。事情办结后的诸葛亮,又重卧隆中(你不是瞧不起我诸葛亮吗?)。按图索骥的刘备,在军备上足足扩充了三十余万。恍然大悟的刘备,已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诸葛亮怎么走了?请,快快有请!这就是有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正因历史在看似偶然的变化中成为了必然,才给我们带来了不断探求历史的乐趣!

相关文章

  • 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

    一部名著《三国演义》让刘备出尽了风头,尽管他才智平平,但却能慧眼识珠凭“义”结拜了为日后立下卓越功勋的关羽、张飞。...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 历史的真相

    历史, 是一个民族的影象; 是许多人在苦苦追寻的 祖先艰辛的足迹—— 风霜和阳光。 真相, 不是那个 任人精心打扮...

  • 历史的真相

    唐太宗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丘吉尔说:“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多远的未来。” 01 受读者之托,写点有关学...

  • 历史的真相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无论历史看上去离我们有多么遥远,历史上的人与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天空,脚踏的是同一片土...

  • 历史的真相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真相经常掩埋在故纸堆里,掩埋在那些史书执笔者的判断中,历史并非全部的真相,有时候也会...

  • 历史的真相

    我们在读历史著作时,经常会问,书中记载的内容,是历史的真相吗?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很多历史的真相由于各种原因,...

  • 历史的真相

    司马迁的《史记》里充满了大量的对话,和一些细节描写,人物表现的栩栩如生。我有时就会想:“司马迁是怎么知道他们谈了什...

  • 历史的真相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我特别好奇,特别喜欢看那部分的历史文献,前几天买书的时候顺便买了本《东周列国志》,不过跟...

  • 历史的真相

    近来翻阅资治通鉴,读到下面一段的记述,颇有所悟,乃着笔述之。 汉孝昭皇帝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78年) 正文 春,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fl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