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1 关键词:固化、刻板
如果你带着耳朵走在大街小巷当中 ,我想除了听到嘈杂或者欢笑的同时,肯定还会时不时的听到诸如此类的声音 。
“ 我儿子就是胆小儿 ,没办法 ,像他爸爸”
“ 男孩儿哭什么哭 ,真没出息 ”
“ 我女儿就是不太喜欢XX ,天生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办法 ”
“ 你孩子就是性格暴躁 ,喜欢打架 ,长大以后肯定会经常闯祸 ”
“出去玩,你总是不带耳朵的,你故意的”
等等 ……
所谓标签,就是把孩子固化成一个刻板的印象,无形中给他们的人生设了限。
但偏偏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那样,给孩子贴标签就像给监狱里的犯人穿上了狱服,僵化又不公平。
请不要给你的孩子贴任何负向的标签。
特别是六岁以前的小孩,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很强,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贴的标签去寻找归属。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地说,你给孩子贴上怎样的标签(或好或坏),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我们这些成年人,之所以没有变成天才,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被当做天才一样对待。每一位教师或家长都有可能创造“奇迹”。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非凡的天才吗?请像对待天才那样,爱护、期望、珍惜您的孩子们!
请不要让我们成年人的话熄灭了孩子内心的光

让我们大脑已有的习惯性思维去看孩子,去理解孩子,去帮孩子做决定。
孩子的自信和自我,隔了十万八千里远。
有自信的人,不会抢答、不会争功、不会炫耀、不会大声强调自己有多厉害。只要自己高兴就好,别人会不会因此难过,都是太自我的人想不到的地方。
孩子都是从「自我」开始。但随着年纪渐长,他们慢慢学会同理心。大人不要先给孩子贴标签喔。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书籍


Part2✨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