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45)

作者: 石里夜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2:22 被阅读98次

四十四.辛苦育孙

母亲的产假一共只有三个月,待产就用了整整三分之一。母亲只好再请三个月的假,是为了尽量多一些时间陪伴哥哥在北京。是的,母亲打算把哥哥留在北京,让外婆外公照顾。这并不是母亲贪图享受,受不得带孩子的辛苦,而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普遍的无奈之举。

那个年月,上三线工作的人们在孩子出生后,是极少能把孩子留在身边。原因很简单,条件不允许。首先是营养条件,当时即便是平原地带的农村,生活条件也要比大西北大西南的深山高原强,起码能吃到当地生产的新鲜蔬果。就算是自己不怕辛苦,舍得跟孩子一起克服物资供应条件的差异,单是高原气候条件这一项就让人望而却步。平原来的成年人,都要经过两三年艰苦的适应阶段,来忍受高原的低压和缺氧,对襁褓中的幼儿来说就更为凶险了。而且高原地区昼夜温差极大,白天二十多度,晚上就只有四五度,甚至会到零下几度,孩子很容易着凉生病。而这里大人都要工作上班,孩子从三个月大,就要送到托儿所。这无疑给孩子之间提供交叉感染的机会。因为这个,这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不得肺炎的,而且也极容易感染疟疾。

在青海的几年中,母亲已经见识过同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医院里打点滴输液倍受折磨,母亲断然不肯拿哥哥冒险。

因而在当时条件下,只要自己的老家里有人肯帮忙,大家都是把孩子留在老家。

另外,在全国各地的老家中,当时北京的物质供应条件是数一数二的。且不说粮油鱼蛋肉蔬菜水果副食的供应,北京要比全国好不知多少,当时全国上下,只有在北京(可能还有上海)能在奶站订到一早一晚半斤鲜牛奶。普遍地,其他地方的孩子在母亲返回工作地点,几个月大被迫断奶时,还没有萌出牙齿,只能以米糊面汤充饥,留在北京的孩子,最起码有牛奶喝。把哥哥留在外婆这里,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当时母亲是受人羡慕的。

那个时代,宣传的是“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一切”,也没有人会从母婴关系,亲子关系去分析这种分离对孩子的今后的影响,也更没人关心年轻的母亲在骨肉分离这件事上的身心煎熬。(如今我写下这段的时候,不禁想起有个跟我差不多年龄的网友,曾经抱怨过自己母亲的“铁石心肠”,因为她的母亲曾经数落过她,“因为生你,影响了我工作的进步和成就”。)其实那段岁月就是这样的,大家称颂的都是“弃父母妻儿生老病死于不顾,全心全意为工作,为事业奉献一切”的劳模精神。

母亲在家门口的诊所里开了一点儿回奶的药,吃了几次后,哥哥的主食就顺利转向了牛奶。母亲收拾了行李,揣着哥哥百天时拍的肥头大耳笑得像弥勒佛一样的照片,一个人去了火车站,在哥哥五个月大的时候回了西宁。外婆抱着哥哥在院门口站着,又一次目送母亲离开。

很难想象,母亲这一路旅途颠簸中,有着怎样的煎熬。母亲能做的就是回去工作,按月寄钱给外婆,然后希望孩子能快些长大,能够抵御高原的严苛环境。这之后,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和同事一道,在各自工作科室里积极申请出差,为的就是一番旅途颠簸后,能在北京中转火车的空隙中,有机会看看自己的孩子。

外婆当年虚岁有六十五了,外公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外婆很少提及当年老两口照顾哥哥的艰辛劳苦,只说过两个细节。哥哥因为长得胖,身子沉,半夜该把尿的时候,外婆和外公都抱不动哥哥。老两口为了不惊动哥哥熟睡,舍不得拖拽孩子起身,于是两人就在半夜里,估摸着差不多的时间段,轮流端着小盆等着接尿。还有就是外婆有些责怪自己,把哥哥喂得太好,导致哥哥到了学走路的时候,因为自己身形笨重,畏惧摔倒,居然踮着肉馒头一样的小胖脚不肯迈步。

哥哥在院儿里玩的时候,外公就拄着拐杖在旁边守着,一站就是大半天,生怕哥哥受了别的孩子欺负。而院儿里的街坊都知道这个孩子父母不在身边,也宠着哥哥,家里但凡做点儿差样儿(不一样)的吃食,也都给哥哥送一份。

过年的时候,转年哥哥生日的时候,外婆都让街坊帮忙,一起把哥哥带到街面上的照相馆,拍好了相片给母亲父亲寄去。

相关文章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45)

    四十四.辛苦育孙 母亲的产假一共只有三个月,待产就用了整整三分之一。母亲只好再请三个月的假,是为了尽量多一些时间陪...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

    二. 新媳妇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谁还会在乎什么“好归宿”,去为外婆着想,只要嫁出去就行了。于是全家发动...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5)

    四. 严家嫂子(一) 外婆的婚礼是仓促而成的,蜜月之类的就更谈不上了,从早到晚,就是一家子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 ...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1)

    十.小姑出嫁 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婆的小姑子出嫁了。远房亲戚说的媒,知根知底的人家,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说得过去,在城...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5)

    十四. 外婆的开心果 外婆对母亲的评价永远是很乖巧,让人省心放心;要说到让外婆开心,那就得说是舅舅了。舅舅在出生的...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前言 外婆生于1909年,病逝于1994年,从清末的衰落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几乎全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

    一. 管家婆 外婆家是旗人,但不算是纯粹的满族,外婆按理说还算是个格格。祖辈上在天津卫上驻扎,从小在天津长大,一口...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4)

    十三.一年级的小学生 母亲从小体弱,挑食得厉害,素食还好,荤的东西除了鸡蛋和虾,鱼类肉类全都不吃,也不喜甜食。外婆...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7)

    六. 严家嫂子(三) 七月的北京天气像下了火,外婆尽管依然瘦弱,也感到了身体日渐笨重,从中院的井台到外院的厨房,这...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5)

    三十四.大姐夫 外公退休,心情不好,又牵牵扯扯地发生了一堆事情,搞得外婆很难过。可是没想到,更糟心的还在后头。 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旧之事]外婆记事(4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dg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