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作者: 石里夜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13:05 被阅读0次

前言

外婆生于1909年,病逝于1994年,从清末的衰落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几乎全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她只是一个平凡的传统的家庭妇女,一辈子伺候父母兄弟姐妹,婆家小姑,丈夫,孩子们,和孩子的孩子,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裹挟着,顺应着各种潮流,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日夜操劳着柴米油盐。

外婆在年纪大的时候患了眼疾,几近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千里迢迢从北京到东北投奔女儿,和我们同住八年。那是我从少年到青年的时光,学业的繁重和青春期的叛逆,使我对外婆的话语没有太多关注,基本上是左耳听右耳冒,认为无非是老人无聊时候的念叨。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当我自己为人母为人妻的时候,当我的孩子围绕着我的妈妈倍受宠爱的时候,当我的生活变得按部就班的时候,外婆讲过的经历在我的心中反而愈发具体起来。

我一向喜欢老舍的文字,不仅因为他是老北京的作家,文字中有我熟悉的京腔京韵,而是因为他的文章平和温润,有着人间的烟火气,看得到周围市井间的生活。历史总会记录那些光辉的时刻和伟大的人物,芸芸众生则作为背景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时间的流逝中。我想我写下这些文字,也许就是为了能给大家一个记录,这些事儿发生过,有欢笑有泪水,组成了一个普通人的辛劳一生。

以上是写这些文字的大致想法,没想到网站过稿的时候因为章节没有到一千字而无法发布。好吧,既然是规定,任何人都要有义务遵守,为了不难为编委,这里我就在啰嗦几句,一方面凑字数,一方面作为一个和读者的交流机会,我也很珍惜。

写字作为现代人的生存技能已经是人人必备,小学生三年级的水平;于当下而言,抱着电脑,手机,平板码字简直是地球人从早到晚的手指活动。除了职业所需,那些想写点儿东西给人看是个什么心态呢,我无从知晓。于我自己而言,首先是热爱,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其次是分享交流的需要,我写下我此时此刻所想所闻,近在身边或远在千里的人看了,给了反馈,可以是共鸣,可以是反对,有彼此欣赏,也有相互争论;还有就是记录的需要,有些人有些事儿在生命中就这么过去了,留在脑海里偶尔会想起来,可是却怕就这么淡忘了,于是拿起笔,刷刷刷。。。(哦,不,我太不符合潮流了,应该是打开电脑,噼里啪啦。。。)

所以,如果你已经看到这里,那么你至少在网页上增加了一个阅读量。倘若你喜欢,留下你的感想,或是发现不足,留下批评,那都将是我莫大的荣幸。就像那些料理达人一样,端出来的菜都浸透着满满的诚意,我希望我在这里的留下的字里行间也浸透着我的诚意。

我尽力而为。

相关文章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前言 外婆生于1909年,病逝于1994年,从清末的衰落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几乎全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

    二. 新媳妇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谁还会在乎什么“好归宿”,去为外婆着想,只要嫁出去就行了。于是全家发动...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5)

    四. 严家嫂子(一) 外婆的婚礼是仓促而成的,蜜月之类的就更谈不上了,从早到晚,就是一家子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 ...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1)

    十.小姑出嫁 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婆的小姑子出嫁了。远房亲戚说的媒,知根知底的人家,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说得过去,在城...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5)

    十四. 外婆的开心果 外婆对母亲的评价永远是很乖巧,让人省心放心;要说到让外婆开心,那就得说是舅舅了。舅舅在出生的...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

    一. 管家婆 外婆家是旗人,但不算是纯粹的满族,外婆按理说还算是个格格。祖辈上在天津卫上驻扎,从小在天津长大,一口...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4)

    十三.一年级的小学生 母亲从小体弱,挑食得厉害,素食还好,荤的东西除了鸡蛋和虾,鱼类肉类全都不吃,也不喜甜食。外婆...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7)

    六. 严家嫂子(三) 七月的北京天气像下了火,外婆尽管依然瘦弱,也感到了身体日渐笨重,从中院的井台到外院的厨房,这...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5)

    三十四.大姐夫 外公退休,心情不好,又牵牵扯扯地发生了一堆事情,搞得外婆很难过。可是没想到,更糟心的还在后头。 前...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3)

    三十二.不速之客 年底的时候,外公手下多年的两个伙计给外公写信,说不日要进京公干,想顺道来家拜访探望。外公挺高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cue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