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觉得从21岁走入婚姻就挑起了整个家的重担,我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的经营着全家人的吃喝拉撒还有孩子们的成长。我不敢懈怠每一天,婆婆在我生大儿子的前一天晚上由于心梗过世了,公公,大姑姐,小姑子都还在上学,家成了一个没有秩序的组织。当时我立誓要把整个家操持成不被全村人看笑话的温馨之地,每天早起我把整个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厨房收拾的井然有序,一日三餐调配的色香味俱全,孩子们都健康快乐的慢慢长大,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后来大姑姐大学毕业后找了工作出嫁了,小姑子也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大姑娘有了工作谈了男朋友,公公也再婚了。我感觉我的任务圆满的完成了。
我们也经过多年的辛苦有了一份不菲的家业,我每天在厂里管理着行政和生产,日子越来越好。多年的辛劳让我变得在这个家说一不二,若有一丝不快,我从来不发作,而是默默的坚持我的想法,硬生生要让所有人听从我的意愿,甚至我觉得那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我可以因为一件事不如意半个月不与前夫说一句话。记得他曾经说过,求求你骂我一顿,甚至打我都行,只要你别这样每天不理我就行,可我还是我行我素,我觉得我在这个家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我怎么样都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他变了,变得也沉默寡言,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也变得越来越让我难以接受,我一度认为他就是一个家庭冷暴力者,这让我更是无法接受,我更变本加厉的言语重伤,诛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后来厂子遇上了一场浩劫,我成了众矢之的,万般灰心下我出走了,去了一个靠海的城市一待就是六年。这六年我自怨自艾,写尽悲欢,孩子们因为我的原因过早的成熟了,我却还沉浸在过往的悲伤里走不出来,一直到昨天……
昨天一个意向客户,也是朋友的朋友和我聊天想做酒生意,但是……这些年来我在与人沟通上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谈到最后,对方说,姐……恕我直言,您在家庭里一定是有冷暴力倾向的,而且很严重,只是你不自知,你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不信你好好想想。我突然就心颤了一下,往事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从眼前划过……
我往往喜欢从表面看一个事情,看是喜欢一个人还是讨厌一个人,看他是否脱离我所设定的特定轨道前行。却很少去观察对方的内心和他做某件事背后的动机和意义。这种现象的形成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可是是成年人的我,我的行为应该更倾向于自己的得失。
突然想起来一部电影《灵异第六感》,我也像乔治的感觉一样,像被困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朋友的点破迷津像一丝光亮,让我顿悟。
电影里科尔帮助被毒死的女孩让她父亲了解真相时。当科尔觉得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和妻子感情变淡,科尔又从侧面告诉乔治他已经成为鬼魂,乔治才明白自己早该放手时。当乔治用温暖和耐心呵护着不被认可的孩子时。让我感到了人性的光辉,那怕只是一副灵魂。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不管发生什么,被谁所放弃。身边总会有人无条件的关爱着你。也同时对医患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熔炉里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如果命运是个裁判,不管是天赋、真理、还是良知,还是剧中孤立无助的孩子对灵魂的敬重,是不应该被抛弃或改变的。
我就像乔治一样以为自己活着却被所有人背叛了,但是到头来自己早就死了却一直游走于别人的清醒状态下,还让所有人迁就我,顺从我。原来一直以来大家都是在忍受着我不定时的冷暴力,原来孩子们的顺从与孝敬只是不敢惹我,怕我发作,我还沾沾自喜于这种状态,太可怕了。真的很感谢那位直言的朋友,让我还来得及在有生之年改变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我,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修蝉.2021.8.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