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没有睡着,她的妈妈李明珍此刻也没有睡着。是啊,她怎么能睡得着呢?想想这个家,想想她自己所走过的路,李明珍躺在床上,不由地流下了眼泪。
李明珍应该说是个苦命的人,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死了。在她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有关父亲的任何记忆。
家中兄弟姊妹六个,就数她最小。母亲是个寡妇,好不容易才把几个孩子拉扯大,直到一个个成家。
哥哥姐姐们都成家后,李明珍也渐渐地长成了大姑娘。一个亲戚就把她介绍给余子良。谁知这个余子良的命更苦,爸妈都死得早,只有兄弟两人,且他是弟弟。
听了亲戚地介绍后,李明珍和母亲倒是没嫌弃余子良的家穷,但等到亲戚领着余子良来相亲时,李明珍就打心里不乐意这门亲事了,因为余子良的个子过矮,并且模样黑不溜秋。但母亲却一口答应了,私下里,母亲对她说:“一来是亲戚做媒不好回绝;二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像这样受过苦受过难的人,讨了老婆后,自然会更加体贴人,关爱人。”
在那个年代,婚事大多由父母做主,李明珍不想让母亲伤心,再说自己家也穷,模样又不是有多好,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家呢!那时,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基本上差不多,只要你每天按时到生产队去劳动,别人有得吃,自然就不会让你喝西北风。于是,李明珍也就只好答应了这门亲事。
成亲后没多久,余子良的哥嫂就把他们分开了,他俩只好另起炉灶 。
记得过门后,有次李明珍单独回娘家,吃过饭后本该回新家了,但她却哭着不肯走了。母亲说:“孩子,现在那边的家才是你真正的家,女儿出嫁了,就好似泼出的水;再说,你安了根,为娘的我也就放心了,哪天到你爹面前我也好交差了········”
李明珍虽然不识字,但母亲说的道理她不是不懂,所以只好磨磨唧唧的往回走,边走边偷偷流泪,太阳快下山时,她才到村口。一抬头,发现余子良正站在那,向她这边不停的张望,李明珍的心不由得一热——他是盼她回来——说明他的心中有她。
从那以后,李明珍就安安心心的在余子良那破旧的家里和他过日子。母亲说的没错,余子良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确实懂得体贴人,关心人。
第二年,李明珍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再后来,又有了女儿,从此后,那个寂寞,沉闷的小空间就逐渐被两个日渐长大的小精灵洒下许多欢声笑语。
日子在不紧不慢中过着,但时代却在飞速的发展。
一转眼,儿子余明已是个健壮的小伙子。看看儿子,李明珍在梦中也能笑醒。儿子综合了她和余子良的所有优点,而且个子长得出奇的高,比同龄的小伙子都高出一头,和李明珍关系不错的妇女,有时和她开玩笑:“余明长这么高,根本不像你家余子良,你是不是和别人生的啊?”李明珍总是憨憨的笑着,她知道别人也是打心眼里喜欢她儿子才这么说。她现在对儿子相当满意。儿子虽然只读到初中毕业,但学会了电焊技术,在机械厂里打工,一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更可喜的是,这孩子很懂事,几乎从不乱花钱,每个月发的工资,除必要的开支外,他都存了起来,到过年时全部交给她。
余子良每月也有七八百元的净收入,到过年时也都交到李明珍的手里。李明珍看着那大把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心里比喝了蜜还甜。说心里话,她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有了钱,心里就踏实多了,因为钱可以办许多事。是的,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她家有钱了,比同村庄的其他人家领先盖起了小洋楼。
房子建好了,接下来就是张罗着给儿子挑个合适的媳妇。以前许多人来说媒,李明珍总是以房子没建,孩子还小为借口,现在她的这些理由都不成立了,儿子都二十一岁,也算老大不小了。所以村庄上孩子三婶说要给儿子介绍她娘家侄女时,李明珍满口就答应了下来。因为三婶的侄女她是见过的,各个方面都令她满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姑娘家离她家远了点。
儿子回来后,李明珍满心欢喜的和他说这事,谁知儿子竟依旧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妈,还早呢!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这么急着订亲干什么?”
“我不强迫你,只求你去看看,,若那姑娘你不喜欢,为娘绝不阻拦,你明天就到厂里去上班!”儿子拖了好几天,见她并不让步,只好唯唯诺诺的答应了。
那天她一早起床,给全家烧了好吃的早饭,吃好后,看着儿子推着自行车和他爸出门了。谁知道,本事一桩好事却变成了坏事,丈夫走出家门后,竟再也没有回来了。儿子也断了一条腿,这个家一下子就垮了下来。所有的事都变得没有了头绪。
丈夫去世的那年,李明珍珍整日以泪洗面,她甚至想追随他而去,但看着一条腿的儿子,和那个尚未成人的女儿,她又不忍心了,他们都需要她照顾,如果自己真的去寻死,那么这个家就真的垮了。
……
这几年总算熬过来了,懂事的儿子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拄着拐杖,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儿子从最初的消沉,到自学篾匠,现在他已是响当当的师傅了。在家加工竹器,凉席,竹篮等,总之,只要是别人要的东西,儿子看一下样品就能做一个出来。而且,儿子加工出来的东西,刀工好,又板实,所以四乡八邻都到她家来买。
儿子虽然能自食其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李明珍的跟前。以前有好多人给儿子做媒,但今非昔比,自从儿子伤残后,就再也没人提及此事,李明珍的内心焦急万分,却没有任何办法可使。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一条腿的人呢?自己也不能拦在路上为儿子抢个媳妇,可上次女儿来家时,李明珍带她回了一趟娘家,嫂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李明珍已有点迟钝的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