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菟丝草
从广袤的关中平原一路向北,平坦的地势陡然变成山卯丘陵地带,平原与陕北绵延的丘陵连接处,有一险峻的关口叫“金锁关”。从高处看“金锁关”就像一把绿色的锁子牢牢的锁住了关中平原与陕北的大门。两边山峦叠嶂、绵延不断,中间低洼处便是金锁关。金锁关是个隘口,窄窄的入口,以至于只能容两条公路210国道与西延高速从这里通过,两条路中间夹着一条小溪,水清澈见底,溪水潺潺流淌,从公路两边,往上看,多的是悬崖绝壁,石壁像刀劈斧砍一般,垂直而下,山峰上覆盖着苍松翠柏,连绵几千里,直至玉华地界。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来,“金锁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终日狼烟四起,战火不断。在民国时期,是陕北红军与国民党军的分界岭。曾经有很多物资从“金锁关”隘口通过,悄悄运到陕甘边区,有无数仁人志士从这里经过,来到红色延安闹革命。唐朝,唐太宗的避暑行宫“玉华宫”在金锁关附近,距离几十公里,唐太宗每年夏天去玉华宫避暑便要经过这里。回想当年,金锁关下,旌旗招展,皇帝的队伍一队队,浩浩荡荡从金锁关经过。唐朝和尚玄奘也是经过金锁关到玉华宫去译经的,后来,便圆寂在了那里。由于金锁关地理条件的重要性,历史上这片土地在不曾寂寞。
由于工作原因,我在金锁关呆了十年,每当我坐车来到金锁关,都会临窗眺望,看一回金锁关险俊的地势,看一回金锁关秀丽的风景。你看,山上苍翠的松柏,金锁关一年四季被绿树掩映着,层层的梯田,清清的河水,一色青砖红色“人”字屋顶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最是早春,金锁关山坡上成片成片的野桃一齐开放,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粉色的云朵浮在山坡上,远远地向你招手,欢迎您的到来。
从高处,回望金锁关,两旁山势突削,气势磅礴,道路崎岖艰险,山势极为险要。远看,包茂高速金锁关段像一个盘扣一样镶嵌在高速公路上,上下直通南北。210国道像一个玉带一样从山下穿过。潺潺的小溪水,顺着210国道缓缓流下,两山中间最窄处只有几十米宽,道路顺着崖畔蜿蜒向前。金锁关位于今铜川市王益区北20公里处的三关口以南,是关中北部著名的古关隘,向有“金锁天堑,鹰鹞难飞”之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宋朝杨六郎就屯兵于金锁关的山上,山上至今还留有六郎屯兵的痕迹“六郎洞”。这些故事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我的眼前高耸的山上展现出一幅古战场的画面,山上红旗飘飘,山下旌旗招展,身穿铠甲的士兵们驻守在山上,抗击北方匈奴的进犯,在呼啸的北风中狼烟滚滚,悲壮的鸣响着高亢的牛角号声。
如今的金锁关村已然是现代化的新农村,公路旁是一个接一个的村庄,一律是红色的屋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路旁山上是连绵不断茂密的松柏,四季松柏长青,春季满山满坡的桃花烂漫在山坡,稍微平缓的山坡被平整成一片一片的农田。这里的人们只种一季粮食苞谷。由于气候的原因,这里气候夏季凉爽,凉风席席。比市内平均温度低一两度。冬季寒冷多风,寒风凌冽,北风萧萧。公路上常年车水马龙,车流源源不断。金锁关北通陕北,内蒙,南通关中,向东通往蒲城、大荔,向西通往玉华宫、剑南、剑北,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成为包茂高速的交通枢纽,这里的人们多以跑运输、修车、开饭店为生,路旁店铺林立,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金锁关人靠得是国道、高速两条路。
如今,政府相当重视金锁关浓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相继开发了旅游产业,在途径金锁关的古隘口有横枪立马的杨六郎石雕,在金锁关险峻的山峰中林立着金锁关石林,那突兀而变换的石林见证了金锁关的变迁,那金灿灿的百亩太阳花在阳光下灼灼开放,凸显了金锁关如今的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