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留言:“看来你已经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
我的回复:“找到规则(矩,道),遵守规则,就能超越规则,得到自由。”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因为我们很难到达这个境界。越达不到,则越向往。
我有没有在写作中不逾矩,我还不完全清楚。但是我的手机写作一直很放松和自信,对写过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负责 。
用美篇和简书写作,后台都有严格审核,文章多次被锁定。好在犯的都是些小错误,吸取经验教训,以后更加谨慎就行了,基本不影响写作的心情和态度。
关于自由和自律,哲学家们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现它们其实是一回事。自由离不开自律,自律才能自由。
所以说一个人自由,就等于说他是一个自律的人。做人老老实实,写作才能肆无忌惮。
做人如果不老实,写作就不敢无法无天,因为会担心一不小心碰了地雷或者高压线。
写作是艺术创造,用文字创造思想和形象。写作是获得精神自由的一种途径,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写作的自由也是相对的暂时的自由。真正永恒的自由必须在超越小我与宇宙合一后才能获得。
要得到写作这种相对暂时的自由,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期摸索探索。必须掌握语言工具,文字表达技巧,写作内容,思想性,艺术性。应该清楚什么可以写,什么根本不能写;知道怎样写有人喜欢,怎样写没有人喜欢。
读起来自然天成的文章都曾经经过反复修改,而且巧妙地使用各种技巧,以使读者感觉不到任何技巧。
好文章不可能没有技巧,而是技巧太复杂微妙高超了。
许多人不懂技法,没有耐心修改,胆子不够大,放不开,所以不能创造好作品。
作品就是人品,文字的内涵形式和作者是一致统一的。
只有多读书,勤写作,公开,交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写出自己满意且别人受益的文章。
让自己满意不容易,让别人满意更难。希望别人认可,其实是自己不认可。迎合自己最难。自己的文章自己都不喜欢,让别人喜欢恐怕更不可能。
文章是一面镜子,对自己文章的态度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文章的看法其实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阅读是比写作更费脑子的创造活动。文字虽然是别人写的,但是解读的是自己,必须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赋予文字内涵,所以读到的依然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仿佛能够进到别人的世界,是一个错觉。
年轻时我感觉社交中说话很难,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话可说,或者说话水平不够,而是不敢说,胆子小,太在乎别人脸色和评价。
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做人处世,早已习惯了各种法律制度道德纪律的约束。
所以四年前在手机写作时就比较稳,走的慢,但是扎实,没有急功近利,渴望一鸣惊人,速成。也敢公开文章,从来不害怕别人的评价。
越不害怕别人的差评,其实差评越少,得到的基本都是赞扬,支持,鼓励,转发,所以越写信心越足。
当然也有讽刺挖苦不理解,但是我理解他们的误解,不计较,不在乎,一身轻松,继续前进。从来没有怀疑自己,或者停止写作。
四年来,每年一个境界,发生一次突变,质变,上一个台阶。
许多结果都是水到渠成,根本不是人为计划或者设想能够达到的。
修行就是顺其自然,为而不争。把写作当成修行,写作就是生活常态,就是活在当下的一种方式。
越无所谓,就越写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