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下午,我跟自己班级的孩子们,在区内为许多老师展示了一次标准的正面管教班队课。
算上之前的一个半月来的磨课,这一次差不多是21次了。
是的,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训练,不是为了这一次展示,而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感受到这样的班会课的方式是我们喜欢的方式,我们从心内接受了这样的形式。
那么在这么一次正面管教班会课之后,我又有哪些认知升级呢?
公开课从来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输出方式
从害怕上公开展示课,到现在积极准备,背后的一个最大的思想转变是:我从一节单纯的公开课中收获的东西实在太多。
虽然很多收获带有强制性,但是收获会入心入脑入行。
从准备正面管教班会课开始,注定是一次强有力的输出过程,虽然我之前介绍正面管教,但是也就看了一些书,真正的践行还谈不上。
自从知道我要上课,我就必须逼着自己把正面管教的基本原理弄得很清楚,必须要把正面管教班会课的流程设计出来,明白每一次流程背后的理论支撑。
为上这节课,正面管教的书籍全部过一遍,其实《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看到不下五遍,每一章标注满满。读书笔记超过万字。还在得到app中的每天听本书中找到《正面管教》,那来听。也找到樊登读书会中《正面管教》。包括保存网络所有正面管教班会课的素材,整理其他教师的上课模式,也别人做得每篇通稿也一一拿来看。
不择手段,就是弄清楚正面管教从内容到形式到底是怎么样的。
还在班级例会中自己口头讲解正面管教,与自己班级的家长分享。与孩子一起打磨过程中,每一场都有一副思维导图。
实际上,公开课或者分享只是一个引子,它让我有更强的意识去研究这节课,并且关注自己的素材整合方式。
一声丁爸,这是我与孩子们的情感联结
孩子们平时叫我丁爸,这个丁爸平时叫叫很不起眼,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丁爸这个称呼就是我与孩子们温暖的情感联结。
在陌生的教室,后面很多老师注视着,还有很多人拍照。其实孩子在这样的时刻,安全感是欠缺的。
在课上,孩子们每叫一次丁爸,孩子们是在不断确定那种不曾隔断的熟悉感觉,丁爸就在身边,我们就像平时上课一样,什么都不必怕,我们要说的每一句话,不必矫揉造作,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
我们照旧就好,换了场地也无关紧要,我们彼此相连。
给我的留言都是叫丁爸
刻意练习少不少
上面说到我们为这一次班会展示,训练了接近20场,这20场不是重复的训练,而是刻意练习,我们需要把整个训练切成若干分,进行小块训练。
我把整个班会课分成若干分,确定需要着重训练的环节,最后我们确定头脑风暴为重点训练环节。但是头脑风暴我们也不是一直训练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是每一次头脑风暴都是不一样的问题,哪怕到了今天我们呈现的问题孩子也是没有提前接触的,每一次头脑风暴都是在解决不同问题。
一次周末返校时的训练
除了小块练习,还需要我们专注。更加需要在每一次训练之后得到及时的反馈,关于每一次的反馈,我主要采用了几种方式,一个是录音,头脑风暴环节手机录音,回听录音,取出修改部分。二是必须给自己跳出三个毛病,是必须,自己给自己找茬。三是鼓励学生在一次头脑风暴之后,在班级信箱投入自己的想法。
结语
这些是我的一些感想,我想孩子们感想会更多,关于问题解决,我们会持续下去。
最后想说教育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不是说只要我用了什么方法,我就可以得到哪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兼顾的要素太多了。
但是请一定保持开放的心,拥抱任何一片心的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