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对自身职业发展的困惑,在微信上参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生涯特训营。一晃,课程结束十几天了,特意复盘一次,看看自己还留下多少。
01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所有的好工作都有其相同的属性。
从近期看,有爱干、能干、值得干三个维度;理想的工作,便是这三个维度交叉的甜蜜点,不爱干就会厌倦,不能干就会焦虑,不值得干就会失落。
从长期来看,还要关注顺应趋势和抵抗风险两个维度,选错了赛道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长期的舒适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02
知道好工作的标准,接着要把握我们所处的层级,评估自身的职业价值。
职业价值=收入+发展+情感。
其中,收入与发展主要与我们所选择的赛道,从事的行业相关;情感,主要是一种内在的维度,每个人有自身不同的体验。
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了赛道,便决定了我们所处的层级,决定了我们的天花板。
体力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的下降,收入更少,发展更加受限;智力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多,收入与发展有基本的保障;资源层,无论是带队伍,还是更厉害的资源运作,会实现收入的急剧增长;一旦到了极少数的创意天赋层,收入与发展不再是自己的关注点,也许只有改造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
层级,并非坚不可摧,一层定终身,我们总是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寻求升层的机会。
03
找到一份好工作、好职业自然不易,但好工作、好职业本身会带来虹吸效应,我们还需不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避免被工作淘汰。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我们的优势。
这就需要我们知道优势、发挥优势、整合短板。可以按照更喜欢人还是事,更喜欢抽象还是具体,或者借助职业测试,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如传播型、管理型、专家型还是技术型;接着用自己的优势去匹配自己的工作,看看匹配度有多少;最后,利用彩虹理论,打造具有不同优势的人才团队,形成长桶。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我们不断学习。
坚决改掉用学生时代的学习思维来解决职场的学习问题,停留在“学完—记住—高分”,而不是“挑选-调用-解决问题”。
学习要直接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总是觉得学了比不学好,不能从问题出发,自然也无法回归到问题解决,看不见学习的成效,形成不了学习的闭环,导致越学越焦虑,越学越茫然。
既要跟人学,也要跟事学。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大牛学习,但这需要层次上的一定对等,不然大牛哪有时间理你?事事总结复盘,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可以避开很多的坑,快速提高自己。
用好“721法则”,一分学习,两分研讨,七分实践,成年人的学习要更多的连接,更多的实践,而不是闭门苦修。
在自己优势领域,持续学习,不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04
我们当然希望爱干、能干、值得干三片职业螺旋桨完美的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但事实上,这三片叶子并不总是那么均衡,我们不需要等待,更不需要抱怨,而是让自己的职业飞轮尽快的转动起来,再不断地转动中,去发展、去完善。
不同的阶段,我们对职业的需求不同,关切点不同。但,不管怎样,工作永远不是人生的全部,再精彩的工作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还有其它的维度,还有其它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