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科学与营养
秋分早晚变凉,“秋冻”要适可而止!

秋分早晚变凉,“秋冻”要适可而止!

作者: 自在的营养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15:14 被阅读0次

秋季始于“立秋”,止于“霜降”,而“秋分”正好将从立秋到霜降一分为二。此时,早晚天气变凉,受凉感冒的人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外出勤加衣服。

但有的人认为“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适当的“冻一冻”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秋冻”是有道理的,秋季慢慢地增加衣服,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夏季到秋季,从炎热逐渐凉爽,身体经过冷的空气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提高机体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冬的耐受性。

“秋冻”往往选在初秋时节

秋季养阴,秋季天气凉爽,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秋冻”往往选在初秋时节,适度“秋冻”,帮助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以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一旦进入真正的秋季,还应注意及时添衣,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日照温度在15℃~20℃时,早晚就需要及时添衣。一般来说,秋分节气后,长江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区域,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

保护这些重要部位

“秋冻”要适度,可不能随便冻,尤其是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如头、胸、腹、足、颈、肩、腰、膝关节等。尤其是肚脐、后背、双脚这些部位需要及早保护起来。以脚为例,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一旦受风着凉将会对这些器官造成影响。睡觉时穿着袜子是一个不错的好习惯,可以对脚保温。晚上要注意被子覆盖肚脐、腹部,最好不要开窗。把握好“秋冻”的度,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锻炼耐寒能力。

“秋冻”并不适合于所有人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秋冻”,有些人可以适当地冻一冻,有些人群却需要适时保暖。一般“秋冻”只适合身体素质好的人。体质比较虚弱的小孩、老人等人群,最好不要尝试“秋冻”,因为把握不好温度和穿衣多少,容易引发一些秋季呼吸道疾病。另外,有慢性病的老人,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病人都不适合“秋冻”。因为寒冷刺激会使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导致患者旧病复发,出现哮喘、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事件的发生。这些人群的免疫力本来就低下,在秋季不但不应“冻”,相反还应注意保暖。

相关文章

  • 秋分早晚变凉,“秋冻”要适可而止!

    秋季始于“立秋”,止于“霜降”,而“秋分”正好将从立秋到霜降一分为二。此时,早晚天气变凉,受凉感冒的人也随之增多。...

  • 秋后保养

    分享给大家秋分后的身体保养 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

  • 春捂秋冻冻哪儿?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 秋冻,不是全身都冻着,应该冻下不冻上。 秋分之后,地气仍然是温的,但天气却是凉的了。 小朋友...

  • 秋分小记

    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三秋已过半,此时阴阳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 秋分过后,昼短夜长,天气变凉。 今天在天台...

  • 今天秋分,你那里凉快了吗?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将至,北方早晚渐渐寒凉,萧瑟秋...

  • 秋风

    秋分已过,气温变凉,天上的云散成点墨状。

  • 为什么说“春捂秋冻”,你做对了吗?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暑热几尽,凉风时至,天气渐寒。 “秋冻”是传统的养...

  • 秋分已至,你们那的天气凉了吗?

    秋分,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南方的天气还是炎热,但早晚...

  • 女人的衣橱情结

    文/蓝天 一. 台风过后,阴雨霏霏,早晚气温降了不少,想着家乡谚语:春捂秋冻,心想不着急添衣,让自己先冻一冻,不曾...

  •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晴 / 回暖

    今天天气回暖,温度慢慢升高,中午晒着太阳很舒服。只是早晚还是有点冷,要多穿点衣服。春捂秋冻,老话得听。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分早晚变凉,“秋冻”要适可而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mv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