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考证,再加上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所以我今年回家的次数就少了好多。因为这样,我更发现物以稀为贵真的有其道理!虽然以前回家次数多,爸妈在我回家的时候也必提前准备好我喜欢吃的各种零食,而如今更甚,吃食种类更是多到我以为我家来了一家水果店,而餐桌上,我又以为我家开了一家农家乐。
龙眼,草莓,枣子,白葡萄,红葡萄,火龙果,柚子……白的莹透,红的耀眼,脆的脆,糯的糯,闻起来清香,咬起来可口,每一种都是我这个吃货的最爱。不知何时开始,还是从来都是这样,父母总是倾尽所有的捧上所有子女最爱吃的东西,他们不厌其烦的将所有水果买回来,洗干净,捧上一串又换上一盘,甚至不管子女是否还依然爱那种水果如初,他们想的是只要他们知道我喜欢那个,那就要毫无保留的将所有的水果摆在我的面前。
冬日的晚上,我喜欢和爸妈一起吃火锅,这种氛围温馨幸福,而一旦老妈开始夹菜给我时,我又觉得自己变成了没有自律的肥妞了。火锅里,汤底在扑腾着,热气扑面,香气满鼻。吃饭的过程中,老妈总会将我当客人般,将我爱吃的瘦羊肉、牛肉和排骨一一夹到我的碗里,直到碗里堆满了所有的肉食,不见碗底的米饭,不见一片菜叶。虽然她总是在我面前吐槽老爸不吃青菜,而当我在家时,又质希望我的肠胃里积满所有的牛肉、猪肉和羊肉,却不管那样是否会营养不良,是否会消化不良,他们只知道等我一个人在外工作时会吃不到家里的做的肉食。
中国式农村父母总是拙朴的,情感更是含蓄,他们不会像西方人那么坦诚内心的爱,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特传统和朴实的方式,用食物来表达自己的爱。从自己回到家的那一刻起,客厅茶几上摆满了子女爱吃的零食和水果,色彩鲜艳,清香扑鼻,香的、甜的、咸的、辣的轮流在味蕾绽放;到吃饭时,中国式的炒、蒸、炸、煮等食物又全部被端上餐桌,伴随着父母所有对待自家人的倾其所有的爱;等到就餐过程中,他们又将子女当作自己的座上宾,一次次为他们夹菜,直到碗中堆成了一座小山;但子女离家远行之时,又为他们的行李箱里装满了各种腊肉干鸡咸鱼,唯恐落了哪一样……生活在以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中国,在父母的眼里,吃食就是一切,是生活,是生存的根本,也是爱的承载,所以父母毫不保留地将一切食物给了孩子,只要孩子吃得下,只要自己买得起。而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自己,自然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小胖墩。而且作为在婆家长大的自己,隔辈亲的结果是自己被外婆当作小猪仔来养,她使劲喂我的结果就是为了得到一句等到我父母打工回家时夸的那一句“我家女儿长好啦!”,而那句话被外婆当作对她的肯定和褒奖。所以,对于现在辛苦减肥的自己,我只能抱抱自己说“别哭,谁让爱你的人那么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