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童教雷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与天赋相关的话题内容。
天赋在有的人眼里,那就是这个领域里最重要的东西。
比如有一篇文章写到没天赋就别去凑钢琴的热闹,其中介绍了钢琴天赋的几个评判标准,比如节拍感、父母的音乐涵养、学琴后的学习进度、孩子付出的努力。
对于天赋也有另外的一些看法。有一位孙老师在他的文章里也介绍到,跟随他学习书法的,往往是那些比较勤奋的、坚持下来的孩子们最后有所成就了,而那些很有学习天赋的反而因为他们的聪明去做其他事情了。
这两个领域中的问题,似乎对天赋有不同的看法。那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不同的两个领域,自然对天赋的认定是不一样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所谓钢琴天赋的分析
在这位谈到钢琴天赋的老师中,四个天赋分别是什么东西。节拍感,在钢琴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个确实要针对性的训练。
父母的音乐涵养,与个人的学习确实会有影响,但我不认为这是最本质的原因,仍然有一些不会音乐的家庭里,一样可以培养出音乐家来。
孩子的努力和学习进度,这个不管是学习什么领域都是需要的,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轻易成功的,努力和进步是必须要有的。可以作为天赋的说法,也可以不作为天赋的说法。通过努力,一些稍显笨拙的人一样能成长起来。
这一点与书法学习的孩子们当中是何其相似的,通过努力和勤奋,才能有所成就。
在这些分析的背后,我觉得还隐藏着一个东西,那就是天赋和聪明,上天都给予了我们,只是我们在某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做了正确的事情。如果做正确了,结果自然就会对起来,然后很多人都说这孩子有天赋。
实际这个天赋是什么呢?
我觉得真正的天赋就是有没有在正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有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下功夫。
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是一个天才的成就一定是建立在99%的汗水之上的,而那1%的灵感是什么,那就是正确的方向。
再来说说个人的体验吧。
我从小就开始跟着爸爸学习练习毛笔字,爸爸也不怎么会教,就拿一本字帖练习。后来在中师、大学的过程中也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但都是临帖式的学习方式。从小到大练习了近二十年吧,写出来的字还是很难入人法眼。后面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因此而放弃了书法的练习。
但是在三年前,突然发现一个人居然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写的字突飞猛进,然后才开始思考当中的诀窍我是不是没有掌握呢。于是就跟随这位老师曾冠茗老师学习他的禅书法。通过学习,回家开始自己练习,每天都坚持,然后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这时我才真正醒悟过来,过去不是我没有天赋,而是我在错误的方向做练习,真是应了那一句: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自此以后,我明白了一点,天赋是那些不明白的人给自己放弃的一个理由。
或许真的有天赋,但那只是让一个人特别特别优秀,但不会阻碍我们一般人也成为优秀一员的屏障。
优秀与普通之间缺少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勤练,一个是巧练。
勤练就是勤奋的练习,有一本书大概是介绍一万小时理论的,就是告诉我们要勤奋的去练习,实际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而巧练就是告诉我们练习的方法,可以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刻意练习就是从多个角度来练习,把处于恐慌区的内容移入到学习区来学习,这样就可以看到在学习领域的进步。
我个人感觉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就是多角度的练习。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偏离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成就。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以及我亲身的感受,我更加确定一件事情: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天赋,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检查自己的前进方向是否正确,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练习才会有收获,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