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电影一点就到家。
里面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有一个年轻人,他喜欢种咖啡,但是他的爸爸是种茶的,不理解他种咖啡,后来他种咖啡成功了。他又开始理解他的父亲。
里面的台词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
这十年我就明白一件事,城市不是我的家,回来了,发现这里也不是家,以前跟我爹还吵吵架,现在架也不吵了,吵架至少还算是种交流吧,小时候我爹逼着我做茶,好喝不好喝全在他一张嘴,我要是做茶,一辈子被他看不上。选择咖啡,算是对他的一种对抗吧。没想到,咖啡竟然选择了这里。
第二阶段:
他说:其实这一刻我想过很多次了,我总觉得,我只要打败了我爹,我就不会在意他的想法。但真的事成了,反倒我特别想知道他的想法,哪怕他骂我一句。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酒喝多了吧,突然特别想喝茶。
第三阶段:
后来他给他爸尝咖啡。
他爸说太难喝了。
他就笑。
他爸问他笑啥。
他说以前你给我喝茶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讲的,但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他爸说:来,你也喝。
他说他想喝茶。
他爸说:嗯,咖啡还可以。
这个呢,给我的感觉就是
其实每个人的选择都没什么错,但是要学会理解各自做的选择。
但是为什么他成功了还要在意父亲的看法,因为曾经他们是对抗,但是现在是理解各自当初的选择。
理解不等于听从,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了自己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会有不一样的想法,我觉得很正常,但是我觉得很幸福的是互相能理解。
他们也给了我自由去追求我的想法,不管成没成功,至少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而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也学会了彼此理解,我也理解了他们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