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余华:从福贵到李光头

作者: 大满书坊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2:47 被阅读181次

余华的作品里总有着浓浓的时代感,字里行间中折射出对所描绘时代的印象,或无奈、或讽刺、或希望。

文/余大满

1

最近一个月,我读完了余华的两部作品,一本叫《兄弟》,另一本大家一定很熟悉叫《活着》。再加上之前看过的《许三观卖血记》,作家余华的作品也好歹看完了三部,所谓事不过三,谈谈对他作品的感受,应该还有点底气。

也许是跟我同姓的原因,对于余华,我有着一种不由自主的亲切感,透过他的书,我们可以隐隐感受到作家的内心世界。回忆过去,并不是为了倾诉世间的不公,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回忆过去,也不是为了抱怨世态的炎凉,而是为了让未来更有希望;回忆过去,当然更不是为了感慨逝去的荣光,而是让自己轻装简行,轻松前进。

余华的作品,就是在回忆过去,余华利用他手中的笔,一点一滴记录着逝去的过去。《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解放战争、土改、人民公社以及文革等时代;《许三观卖血记》的许三观历经了日子由坏变好,生活由变富的变迁;《兄弟》中的李光头就是利用大变革下的时代,抓住机会一夜暴富,成为社会的“幸运儿”。

时间就这样过去,不动声色地更替着昨天和明天,它给我们的生命留下了花开、花谢、雨聚、雾散,它从不白白地来,也不白白地走。而在余华的书中,时间一直扮演这样的角色,它更替着一个时代接着一个时代,它改变了一个接着一个人的命运,它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

2

《活着》里的福贵就是一个被时间改变的人:解放前的地主家里的败家子到解放后的贫农,时间一直跟他开着这样的玩笑,让他的亲人一个个在他的眼前去世,无论是儿子、女儿、妻子、女婿还是外孙。时间更替了时代,时代却改变了福贵的一生。年轻时的败家让他在解放后免遭清算;大跃进时,儿子因献血过多而亡;文革时,女儿因难产而死;改革时,外孙因吃了过多的黄豆而夭折。时代的更替,给福贵带来了白发,却带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也被时间改变着。时间赐予了他健康的身体,让他得以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可以靠着卖血一一渡过,时间又带走了他的健康,让他失去了靠卖血吃炒猪肝的机会。时间带来了文革,让一家人在患难中相濡以沫;时间又带来了新时代,让他有机会不再靠卖血吃上炒猪肝。

《兄弟》上的李光头同样逃不脱时间的藩篱,时光推动着时代,让他经历着亲人的离去,饱受着爱情的苦涩,却又给了他在商界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机会。在书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时代幸运儿,时代的发展给他带来了一切,又带走了一切

3

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余华经历十多年的创作洗礼,尽管每一本书的写作手法不一样,人物性格千差万别,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时间的印迹。时间改变了余华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也改变了余华本人,却又没有。

如果说《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那么《许三观卖血记》则是叙述着一个让人笑中带泪的故事,而《兄弟》则是一个荒诞的悲喜剧。《活着》里的福贵见证着自己亲人一一先他离去;《许三观卖血记》的许三观卖了血为一家人度过了难关,却最终忘记了自己的卖血的目的;《兄弟》中的李光头鬼使神差地成了刘镇里的首富,却最终失去了自己兄弟。

时间改变了余华的写作手法,使他由平实走向荒诞,却始终没有改变他的悲剧内核。无论是福贵还是许三观甚至李光头,都摆脱悲剧命运的藩篱,他们在小说中都没有最终逝去,但他们却最终失去了很多,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活着的意义。

4

余华的作品里总有着浓浓的时代感,字里行间中折射出对所描绘时代的印象,或无奈、或讽刺、或希望。同样,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福贵经历过大跃进,切身体会过那个激进时代的刺激,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三年自然灾害后的饥荒;许三观和一家人经历过文革的大动荡,一家人在那个时代中经历了批斗与被批斗;李光头在文革中历经了继父的惨死,随后又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挥洒自如。余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自己对每个时代的看法,它们或不可理喻、或可笑、或令人义愤填膺,但他们毕竟都已经过去,空留给我们无尽的叹息。

马提亚尔说过:“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那么回忆过去的时代,是不是等于再次思考,再次为前路轻装简行呢。余华的作品总是少不了时代感,总是少不了过去的生活,总是少不了悲剧,但悲剧总能给人希望和力量。

就像《活着》里的福贵唱到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老年的福贵,饱受世事沧桑,却一直充满着力量,吆喝着老黄牛,耕犁着属于自己的农田和希望。

相关文章

  • 我读余华:从福贵到李光头

    余华的作品里总有着浓浓的时代感,字里行间中折射出对所描绘时代的印象,或无奈、或讽刺、或希望。 文/余大满 1 最近...

  • 2019年7月12日值班文评

    红叶拂水《读余华的(活着):透过“福贵”的四句活,终于读懂了他的释然》 推荐语:交作业、计数。 简评:作者从“福贵...

  • 活着,真好!

    活着,真好! ——读余华《活着》备忘 沈默 /文 一个叫福贵的老人 和一个叫福贵的...

  • 大学挂了N科,它究竟对你有多大影响?

    文/阿瑞德 01 读余华的《兄弟》,惊叹李光头的本事。 我总感觉,主人公李光头有种破罐子破摔的英勇。比如,书中讲了...

  • 「旸瑫」在眼泪里闪烁着苦难(3)

    继续读余华的小说《活着》,继续看着福贵流泪,也继续跟着福贵流泪,我相信也是继续跟着余华流泪。 可能很多读者越来越觉...

  • 《活着》

    前些日子喜欢读余华的作品,就挨个挨个地翻来看完了。最喜欢的,最打动我的便是《活着》。 福贵从富家子弟到后面家业败落...

  • 《活着》读后感

    文/康康Lydia 余华《活着》写了福贵从富贵到潦倒以及相继失去几位亲人的多舛一生。 福贵本是地主家的阔少爷,迷上...

  • 幸福还是痛苦――读《活着》有感

    暑假读过余华的《活着》,为福贵的一生唏嘘;寒假又读一篇《活着》,又感叹福贵的幸福。福贵的活着,到底是幸福的还是...

  • 活着

    两天的时间把余华的《活着》读完,福贵的一生让我们都感到悲惨。 从富家徐少爷到落魄的福贵,从被抓壮丁在炮火连天的战场...

  • 活着

    近期读的余华的第二本小说《活着》。这本小说以福贵的一生为主线,记录了福贵由富到贫,经历四代人相继离世的磕磕绊绊的一...

网友评论

  • 30f5b3ac6944:余华的作品我只敢浅尝辄止。因为作品中透漏出的情感,总是让人窒息,让人心揪。 读罢一次,连拿起来读第二次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大满书坊: @看过很多云 余华的作品太真实,太深刻
  • 9deeeb7d29a5:余华的第七天也强烈推荐 很值得一看噢
    大满书坊: @长乙方 我会去看的

本文标题:我读余华:从福贵到李光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ff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