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瑞德
01
读余华的《兄弟》,惊叹李光头的本事。
我总感觉,主人公李光头有种破罐子破摔的英勇。比如,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李光头融了资,去上海做生意,结果亏大发了。
赵诗人、刘作家、王冰棍、余拔牙、小关剪刀追着揍他。
李光头无奈,索性破罐子破摔,将其罪过,推倒了陶县长身上。
说到破罐子破摔,你会想到那些词?是“就这样吧!”、“没办法了”,还是“努力了也不会”、“放弃吧”?
反正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话。
比如,大学挂科,一哥们挂了11门,一哥们挂科N门,重修实在无奈,于是,感叹、安慰自己:“挂就挂呗!我已放弃!”。
02
读高中时,班主任老李的得意门生来做励志演讲。
记得那是高三,那天下午,我们瞪大了眼睛听他讲大学生活的美好。说吉大的校园,大的离谱,吉大的校园,美女如云等等,这些极其“诱惑”的话。
当被问到,大学是否轻松?大学是否自由?大学怎样才不留遗憾时,那位学长说了一句话,至今我还记得。
他说,大学60分万岁,可以逃课,可以挂科,也可以自由,也可以碌碌无为,但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那个时候,我对大学好像有点迟钝。
挂科,不大懂;自由,非常的向往;找到喜欢做的事?
那时,压根没有,就算勉强有,也大概是苦逼的一周结束,然后蒙头睡死过去。
03
大一时,隔壁宿舍的阿产哥挂了3科。
那是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挂科率最低的学期,可他一下挂了3科。
导师找阿产谈话,问他为什么第一个学期便挂科这么严重。
我莫名想起一句牵扯的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学多次的挂科,好比是小坝决堤。先是有了个蚂蚁洞,你不在乎;后来,蚂蚁洞成豁口,你想要补上这豁口,懒惰却慢慢积已成习。
我们学校,挂科可以补考,补考不过可以重修,重修不过,那就得延期毕业。
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补考,没有重修,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不会挂科,我这样假设的时候,其实就是错的。
以学生思维去思考问题,成本低,退路多,借口也多。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生活中,我们总给自己的不足够努力找N种借口。
这样去想,我个人觉得是不对的。
04
阿产大一补考,3科全过。
大二时,一本环工原理,干翻了班上很多男生。拿我宿舍来说,寝室6人,挂了5个,我是低分飘过。
那个学期,阿产挂了5科。大一补考高数,阿产考完试,说了句:“挂科不可怕,补考轻松过!”
当然,补考肯定容易,可我总觉得,这样的语气里有种放纵的破罐子破摔着的盲目。
为什么这么说?我说一个细节。
大学挂科,有时会是种恶性循环,严重了说,他会让你在某个时刻感到自卑,会让你自我否定,而这种自卑与自我否定,它真的是能改变一个人。
当然,其影响因人而异,其影响也是方方面面。
05
有一次,我们做污泥检测试验。
老师说,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主要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班上,有人瞎起哄,说阿产适合。
我们扭头笑了起来,阿产红着脸,一个劲儿地说:“我不行,我不适合!我真的不行!”
当然,别人可能觉的是不好意思的谦虚,可我,不这么认为。
挂科,补考;补考不过,重修。
重修是最后的底线,破了底线,挂科,补考,算个那档子事儿。
我见过阿产的淡定。挂科四五门,明天早上考试,晚上才开始复习,一周补考3门,到考试的前一天,抓耳挠腮地抱大腿,心急焦虑的自我安慰。
有一次,我俩去隔壁学校上自习,进了校门,学校的路中央立着一孔老夫子像,阿产溜到孔夫子雕像前,搁了一瓶酸奶。
我笑喷了,笑话他,说:“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祷告孔夫子,献一瓶酸奶怎么能够?”
06
大一到大三,阿产补考了很多次,重修没过的也有好几门。
很多次与他聊天,我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也能体会到他无奈却不愿改变的破罐子破摔。
我写这样的文章,其实就是想说,大学的遗憾,你别听学长学姐们的胡扯,什么挂科的大学才算完美,什么大学60分万岁,多一分就是浪费。
失败的人会这样找借口安慰自己,而那些优秀的人,他从不会这样劝说。
挂科太多,会陷入一种循环。
有时,这种循环叫补过这个挂了那个,有时,这种循环,叫我不行,我真的不行。
前几天,课程设计,阿产拖了又拖。全班38个人,图纸画的个个头大,阿产最淡定。
他用一句“我不会,我真的不行”掩过所有无动于衷的努力。
我真不希望这样,我也真不觉得挂科自豪,我也真不觉得,挂科的恶性循环,它改变不了。
说白了,究竟原因,还不是借口,还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台阶。可我,真不希望挂科的你,破罐子破摔!
网友评论
先写好多字,做个有趣的人,再和你交朋友。
喜欢写字,可以加VX:zhangtianrui2012,或者关注公号 阿瑞德日记
一起搞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