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悲悯

作者: 莲子心1212 | 来源:发表于2023-06-19 21:42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想念父亲的旧文,大约2003年左右,虽然现在的情感和当时的不一样,但是读来依然感慨。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整理电脑看到的,恍惚间又过了二十年,父亲是1983年故去的,那是个深秋。父亲的影像渐渐远去,唯一的一张和三伯一起的照片,也找不到了,那是他们弟兄俩在县城益都照相馆照的,据老妈说,那时候乡下照相还不普及,等他们赶到照相馆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照片有些暗。但是无论如何,基因、血液、灵魂一直在,绵绵不息。以下为当年全文。

    “一个人无论在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一个孤儿。”这是周国平在他父亲死后突然感觉到的,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胸中一阵酸麻,它深深地击中了我内心那一片柔柔的水草,绵软不堪。我也曾戏虐自己是半个孤儿,因为年少丧父,我是在父爱的缺憾里长大的,形成了我目前这种独特的性情,与那些父母高堂都健在的人说起来,人家更觉得我有些无病呻吟的成份,二十多年都过去了,我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心爱的女儿,当然还有母亲弟弟妹妹,怎么非要凄凄惨惨地说自已是孤儿呢!象周国平所说,父母是子女的一道屏障,父母在,他的来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不经历亲人的故去是不会领悟这种人生的悲凉的,那是一种茫茫尘世中的孤独与悲哀,就象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不可逆转”这个词,当那一切都“不可逆转”了,你纵有力气又去追什么,又怎么去追寻,那种你想去疼爱你的父亲却没有办法去爱,你想感受你父亲的爱却感受不到,那是一种怎样凄惨的境地。

    我第一次有孤儿的感觉是在十六岁的时候,我刚刚离开家乡到海阳上学,年少不知愁滋味,只是未到伤情处。那时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海霞,我们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出去散步,一块儿到洗衣间洗衣服,海霞豪爽,我温和,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拍即和。那年深秋的一天,她爸爸和哥哥来看望她,当然不会去学校食堂吃饭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去食堂吃饭,本来说好下午去爬山的,只好自己去了,深秋的北山,草地枯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孤单的滋味,然后是那种孤儿的感觉,苍天无语,天地苍茫,我是谁,从何而来,第一次强烈地想念父亲,特别地希望有种叫做父爱的感情来依靠,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五年了,在我成为青青少年的时候,才真切地体味到珍惜。尽管那时已经有了继父,我们相处也很和眭,但是他从来不管教我,当然我也体会不到什么叫做父爱,父爱是什么,是关爱的目光,还是谆谆教诲,还是为我准备行囊,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种血脉相连的爱是曾经存在的,在父亲离去的时候,那一切就轰然倒塌了,再也寻不回来了,我只好一漫漫地独自走下去,就在那时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感物伤怀的性情生根发芽。

    后来每看到人家有父母高堂可以去关爱去孝敬,总是羡慕得很,子欲养而亲不在,就只能留一些悲寂在胸中了。

    有的人乐观,有的人悲观,可与环境有关,与后天修持也有关。一颗卑微的心慢慢适应着,直到柔韧而执着,渺小而坚强。

    晚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尘世悲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ve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