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见证:立此存照研究▪性▪学习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专访国际物理“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二中科院团队

专访国际物理“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二中科院团队

作者: 知识分子 | 来源:发表于2015-12-12 15:40 被阅读188次
    中科院物理所外尔费米子研究团队,从左至右分别为戴希、方忠、翁红明、钱天、丁洪、陈根富


    文 | 李晓明

    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外尔费米子研究”入选英国物理学会《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公布的“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消息立刻在科学圈里传开了。

    当天晚上,当《知识分子》联系上该团队负责人之一方忠研究员时,他正在香港准备第二天的学术交流报告,电话那头的他难掩兴奋之情:“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非常高兴”。

    《物理世界》“年度十大突破”自2009年发布以来,在学术界具有重要权威性,入选的科学研究要符合:具有至关重要性;对科学知识有显著推进;理论与实验具有紧密联系;为所有物理学家普遍关注等条件。

    - Eureka:发现固体“宇宙”中的外尔费米子 -

    外尔费米子(Weyl fermions)是一种无质量且具有“手性”的电子,这个80多年前被著名物理学家外尔所预言的神秘电子,终于在2015年年初第一次出现在科学家的眼前。

    Eureka!(我发现了!)该团队另一位负责人丁洪这样描述他在实验观测中“看到”外尔费米子时无法言表的激动心情,“我想起了2000多年前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浮力那一刻兴奋的喊声。”

    丁洪是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2015年初其小组和普林斯顿大学Hasan小组同时和独立发现了“外尔费米子”的存在。

    “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重要物理发现”,在外尔费米子研究获奖的前一天,12月10日,丁洪在上海交大为现场的学生作报告。

    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物理学的黄金时代。1928年,狄拉克提出描述电子的相对论方程。

    1929年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外尔在狄拉克方程的基础上预言一种无质量的具有相反“手性”的粒子,被称为外尔费米子,其性质跟狄拉克磁单极一样都没有得到实验证实,在当时因为其违反“左右”对称性(即宇称守恒)而未被广泛接受。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中微子可能就是一种具有“左手性”的外尔费米子。但1998年以来发现的中微子振荡(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即具有微小质量——又否定了它的外尔费米子属性,这也使固体宇宙中是否存在“外尔”基本粒子成为一个科学之迷。

    随着1980年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尤其是近十年来拓扑绝缘体的发现和研究,人们认识到外尔费米子的特性可以在凝聚态体系的低能激发中实现。

    与先发现狄拉克方程,再提出外尔方程类似,人们首先观测到了无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例如2004发现的石墨稀就具有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的“准粒子”),然后在非中心对称TaAs家族中发现带“手性”的外尔费米子。

    一场验证跨越世纪的重要物理学预言、空前激烈的国际科学竞赛由此拉开帷幕。

    - 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 -

    中国科学家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预言了可能的外尔半金属材料,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外尔费米子的独立观测。

    2011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Sergey Savrasov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shivin Vishwanath合作,通过理论计算首次认为烧绿石结构的铱氧化物可能是磁性外尔半金属。

    就在同一年,中科院物理所方忠、戴希团队也预言铁磁尖晶石(HgCr2Se4)属于外尔半金属。但两个提议都需要实验进一步验证。

    关键的突破来自狄拉克半金属的发现。2012年和2013年,中科院物理所方忠、戴希研究组理论预言Na3Bi和Cd3As2是狄拉克半金属,并在2014年证实了这一理论预言,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三维版本的石墨烯。

    这也是首次在三维空间实现无质量(即线性色散)的电子态,由于某些对称性的保护,两种手性相反的外尔费米子叠加在一起,没有分开。这向实现相互分离的手性外尔费米子的实验观测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关工作一经公开,国际上众多实验和理论工作迅速开展,发现真实的外尔半金属材料成为激烈竞争的科学前沿。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翁红明、戴希、方忠通过理论计算第一次预言TaAs, TaP, NbAs和NbP等打破中心对称的家族材料属于外尔半金属。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方案,这一系列材料能自然合成,没有磁性且无需进行掺杂等细致繁复的调控,非常有利于实验验证。

    他们的这一发现率先于2014年12月31日在arXiv网站对全世界公开,立即受到热切关注,国际上多个研究组开始了竞赛般的实验发现工作。

    2015年1月5日,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Hasan小组写信告知中科院物理所团队他们也有类似的理论工作,并同时将论文张贴在arXiv网站。

    中科院物理所陈根富小组首先制备出了具有原子级平整表面的大块TaAs晶体。北京大学的贾爽小组也几乎同时制备出了TaAs晶体。

    1月初丁洪小组利用他们刚在上海光源建成的“梦之线”同步辐射X射线对TaAs晶体进行了精确地测量,首次观测到TaAs表面态存在费米弧。

    2015年2月底他们又在瑞士光源第一次观测到体态中的外尔点及其附近的四维外尔锥。而表面态的费米弧和体态中的外尔锥正是视为外尔半金属的最根本特性。实验中观测到他们也正式标志着外尔费米子的最终发现。

    此时的竞争之激烈已经不言而喻。即使在春节里,中国的科学家们也在加班。最终,就在2月15日、2月16日两天里,中科院物理所、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三个小组几乎同时向国际期刊提交了各自独立工作的研究论文。

    最终三个独立发现的研究论文在发表时间上略有差异,但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中国科学家的理论预测文章是最早对外公布和发表的,实验发现也是同时和独立的,虽文章发表时间略有延后,但并不妨碍它作为独立工作的重要性,这一点国际同行都是认可的”,方忠告诉《知识分子》。

    这一点无疑在此次《物理世界》的评选中也得到了体现,三个国际小组均被提及“在外尔费米子上做出的先驱工作。Hasan和方忠领导的团队各自独立地在砷化钽中发现了表现出外尔费米子的准粒子的证据,Soljačić和他的同事们在另外一种材料——一个“双螺旋”结构的光子晶体中也发现了存在外尔玻色子的证据。

    - 紧密无间的团队合作是成功秘诀 -

    “外尔半金属具有磁场中电阻变小的反常疏运性质。光学外尔体系可用来做大体积单模激光器。如果这些效应和应用能够实现,将是开始于 80 多年前探求简单而美丽方程的令人意外的非凡结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shivin Vishwanath在APS主办的Physics上如是评价外尔费米子的重要发现。

    方忠对《知识分子》解释说,电子因为具有有效质量,因此表现出重要的特征,当它在材料传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就会产生能耗,由此会使得计算机的速度等性能受到限制。

    而具有“手性”特征的外尔费米子半金属因为没有有效质量,能实现低能耗的电子传输,因此未来将可能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在量子计算机、低能耗器件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同时外尔费米子具有拓扑稳定性,可以用来实现高容错的拓扑量子计算。

    “然而,这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美好应用前景的期待,从原理上来讲外尔费米子有这样的特征,将来怎么用,用到哪里,目前仍然离得很远。”方忠强调说,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仍然是一个基础研究的范畴。

    谈到中国科学家团队取得这一重要发现的成功经验时,方忠特别提到了团队合作精神。

    他告诉《知识分子》,“外尔费米子的研究工作包括理论计算,材料制备,物性观测三个方向团队之间的无间合作,这种紧密无间的合作并不仅仅是大家合作发表了一篇文章,而是日常见面聊天,不断促进,推动,启发。理论推动实验,实验推动理论。而且这种合作精神在今后的研究中会越来越重要。”

    “我们的团队非常优秀”,方忠颇为自豪地介绍物理所的研究团队:有从事理论计算研究的翁红明2010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很年轻,也很优秀;有在拓扑电子态领域多年合作共事的戴希研究员,近年来在拓扑绝缘体、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有实验发现方面通过“千人计划”回国的优秀科学家丁洪和他组里的优秀年轻人钱天,主要从事光电子能谱的观测;另外一位陈根富研究员则在第一时间生长出高质量的样品,这是取得这项发现的前提,近年来他也做很多优秀的物性测量工作。

    方忠表示,外尔费米子的发现其实只是一个开始,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物理学正处于近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方忠在访谈结束时表示,由于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好的研究环境,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优秀人才的凝聚,中国的物理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整个物理学有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已经走在国际前沿,在很多领域可以与国际上平等竞争。

    参考资料:

    翁红明, 戴希,方忠. 拓扑半金属研究最新进展[J]. 物理, 2015, 44(04): 253-255.

    翁红明 译. 外尔家园[J]. 物理, 2015, 44(11): 768-768.Ashvin Vishwanath. Where the Weyl things are. Physics, 2015, 44(11): 768-768.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刊物和机构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zizaifenxiang@163.com。

    《知识分子》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并担任主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访国际物理“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二中科院团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gy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