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观点及素材来源的解释权一律归属于隔壁老王,阅读时引起恶心、反胃及其它方面的生理反应,一概与本人无关。
晋阳起兵时李渊到底有没有答应事成之后给李世民太子之位?
【李世民】有……
【李渊】没有……
【李世民】老头子,你已经忽悠了我整整8年有余……
【李渊】兔崽子,你小声点,老王就住在隔壁……
事到如今,这是一个无法验证的问题,因此叫做绝对开放性话题,正适合我这种才疏学浅又喜欢正正经经胡说八道的作者。
李渊睡了表弟杨广的女人,已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这个观点更像无稽之谈,偏偏又不是。
杨广把大隋天下搞得乌烟瘴气,貌似老实巴交的李渊也看不下去。然而,是否起兵反隋,李渊一直犹豫不决。
在李世民的布局与裴寂的部署之下,酒后稀里糊涂的李渊睡了晋阳宫的两个妃子,也就是杨广的女人。
表哥睡了表弟的女人,这个问题很严重;臣子睡了皇帝的女人,这个问题瞬间变得简单化。
这可是诛灭九族的死罪,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李渊答应裴寂和李世民的请求而发动晋阳起兵,咋一听起来很是合情合理,原来李渊晋阳起兵是李世民布的局、裴寂下的套。
李渊夹在杨广与李世民两个千古帝王的中间,总给后人一副老实巴交的错觉,事实真是这样吗?
晋阳起兵时,李渊已经51岁,贵为唐国公,身居显赫地位40多年(7岁袭封唐国公),见过的世面,比我们看过的宫廷剧还要多得很多。如果几杯黄汤就能让李渊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李渊不知死了好几百次。
话说一次杨广设宴款待表哥李渊,大家喝得正嗨时,杨广拿李渊开涮,说他的面相长得像睾丸。李渊没有生气(不敢),也没有任何尴尬的表现,还是乐呵呵地畅饮下去。回到家里照照镜子后发作时,差点一头撞死。李渊城府之深,足以窥斑见豹。
晋阳起兵时,针对李世民的局和裴寂的套,李渊玩了一次局中局、套中套的把戏,既装糊涂睡了表弟杨广的女人,又装憨要了他的江山。当时,李渊还给李世民口头承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太子。李渊此时和稀泥的水平,已经天下无敌。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玄武门之变,从此埋下伏笔。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到底带了多少人马?
玄武门之变以前,太子党李建成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秦王府李世民政治军事阵营已经形成,斗争白热化程度犹如箭在弦上。
太子党一伙以裴寂和魏征为典型的骨干成员。秦王帮一群则以房玄龄、杜如晦为典型骨干成员。
唐朝建国之初最能打仗的两位名将李靖和徐世勣则坐山观虎斗,那边不顺眼就打那边。顺不顺眼的意思,就是老头子李渊说了算。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记录,没有一份完全可靠的史料,原因很简单,当初的知情者不敢写,后来形成的各种史料都是在道听途说的基础上胡说八道,史料的意思也就是屎尿而已。
但是,天下皆知的杀戮政变只能隐藏真相和细节,粗略概况无法掩盖。更何况,李世民必须在舆论上说个一二三,便于他的后期统治。
综合各种野史及隔壁老王的口述,玄武门之变时执行对李建成、李元吉的攻击任务的,就是几百号人而已。为何人数这么少,难道李世民带领的是乔峰、段玉、虚竹和天山童姥这些武林高手吗?人少也没办法,李世民不能调拨军队又没有黑社会背景,组织几百人的敢死队已经相当不错。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赌局,能否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是最大的赌注,事变以后李渊的态度才是最难预料的关键。
千古最难的选择题:怎样选择都是错误。
李渊建立唐朝、统一全国以及巩固胜利果实的过程中,李世民毫不质疑占据首功,李建成也功不可没。
作为父亲的李渊头大了,重点培植太子李建成吧,一半多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纠结!!!重点培植李世民吧,不管从礼仪上还是能力方面都无法否定李建成的储君地位,揪心!!!这就是千古最难的选择题,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错误。
作为帝王的李渊头不大了,帝王权术之中有一道名菜叫做臣权的制衡,为了牢固地抓稳自己的皇权,利用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利益冲突达到制衡的效果。李渊的如意算盘最终让李世民搅局,只因李世民就是李世民。
就像对晋阳起兵的看法一样,后世的历史发烧友多数认同李渊的优柔寡断造成了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兵戎相见这种观点。事实上,李渊绝对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帝王。
如果彻底决裂,李世民是李渊的对手吗?
讨论这个话题以前,我们不妨先来确认两个千古难题:
第一、李世民敢不敢杀李渊。
答案很肯定,不敢。
理由很简单,李世民可以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因为豪赌李渊会给他善后。如果李世民杀害李渊,必然被各路勤王兵马撕成粉碎。
基于此,有人提出质疑,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已经杀红了眼睛,不会冲动到把李渊也杀害。这种质疑才是无稽之谈,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已经是身经百战之人,在死人堆里爬进爬出不是多少次。无论怎么冲动他都不敢也不会做出这种愚蠢之事。
第二、李渊能够诛杀李世民吗?
答案很简单:能够。
上面已经提及,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能够调动的人马就是几百号秦王府侍卫。而李渊还可以调动天下上百万兵马。
基于此,有人提出质疑,李渊已被李世民软禁,军令发不出去。历朝历代,军队调拨程序都很复杂而且严谨,但有一点,帝王有难时发兵勤王不需要军令。
简言之,当时的局势是李世民没有能力特别是没有一个理由动李渊的一根头发,李渊则有一百个理由将李世民分尸万段。李渊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的身份只有1%是父亲,99%则是帝王。
李渊为何提前退位?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随即把李世民立为太子,磨合两个月以后,李渊退出政治舞台,李世民闪亮登场。
后世历史八卦者多数认为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这也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质疑话题。李渊退位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而已:
【其一】玄武门之变以后,年老体衰的李渊看淡了也看得很透,老子不想当皇帝了行吗?!
【其二】身居50来年显赫地位的李渊很累,期待颐养天年,老子不愿当皇帝了行吧?!
【其三】李渊完全相信李世民比自己做得更好,很多事情已经证明。
【其四】为了保住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这群功臣,李渊必须提前退位。如果李渊还在皇位之上,他可以放过李世民,但是没有理由放过参与杀害自己儿子的其他人。如果李世民真的逼迫李渊退位,为的不完全是自己,而是那群功臣。不管李渊何时退位,储君都是李世民。但是,李渊退位的早晚,那群功臣的命运会截然不同。
【其五】防止因玄武门之变的后遗症引起的军队哗变,特别是与太子党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部队,必须以迅雷不及的速度把控制权转移到李世民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