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红楼梦红楼梦里梦随笔
我们何曾真正读懂过《红楼梦》中的妙玉?一种对她的全新解读方式

我们何曾真正读懂过《红楼梦》中的妙玉?一种对她的全新解读方式

作者: 饼子啃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3:24 被阅读6次

读《红楼梦》,因其残缺的特殊原因,加上曹雪芹的写作手法的不同,因此我们阅读就需要去了解两个层面,一个是探佚为主的故事结构层面,另一个是文学艺术欣赏的故事情节层面,曹雪芹在这里把它完全隔离开了,我们阅读的时候也尽量不要把两层面内容互相混合,不然会产生很多的阅读误解。

如要探佚,就要去了解故事的结构,而故事的结构,曹雪芹用了很多的伏笔,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变成母蝗虫,给大观园带来灾祸,最后对应到后文抄检大观园,刘姥姥去过的地方就是抄检大观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这也算是一个伏笔,但如果把这个层面与艺术欣赏层面混合,那你就无法理解在文学欣赏层面中,刘姥姥是一个全新正面的、积极的人物形象,一个受贾家恩惠最后又回报贾家的一个人物,甚至产生了对刘姥姥人物形象的误解,因此在这一点上大家要注意,很多读者都犯了这样一个问题。

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妙玉这个人,我们今天只聊文本欣赏,曹雪芹写妙玉神龙见首不见尾,尤其在“凹晶馆联诗”那一回,出现的形式犹如林黛玉在宝玉祭奠晴雯是一样,像是幽灵般的出现,前八十回对于妙玉,主要就写了品茶和联诗,然后侧面写了给宝玉梅花,虽然这么少的戏份,却也让我们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难忘在她的个性,有人说太清冷孤傲,但内心又有一颗六根不净的俗心,拿邢岫烟对她的描述: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拜贴的署名也不写法号,书中介绍祖上说她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幼多病就选择了带发修行,进了空门却没有割断俗世的尘缘,很多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有把妙玉说成庙里的黛玉一文,不知道这是不是偶然,还有作者有意,在《红楼梦》中写了几个角度和身份的黛玉,有丫鬟的黛玉,也有这个庙里的黛玉。

《红楼梦》不是一本写朝廷争斗或者是江湖侠气的书,而是一本“大旨谈情”的书,其实谈情就无法绕过谈人性,因此如果读《红楼梦》不去了解人情,了解人性,那就很难对这本书有一个深度的认识,我之前也曾经提醒过大家,毕竟读书都是因为爱好,而大多人不是因为是自己的专业,因此很多人会走入一个误区,总会只对人物的自身角度出发了解故事,而不会客观的俯瞰整个故事的艺术层面,对我们当下带来的影响。

人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妙玉其实就是在坚持,坚持一种自己优雅脱俗的生活方式,这只是一种被戏剧化的故事人物,在我们今天,我们追求独立个性,这是不是有点不谋而合,这和我们有时读潘金莲就只看到“淫”,却没有看到女权的萌芽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在追求自己独立的同时,也许在别人眼中我们就是一个妙玉、一个黛玉,一个小红,我们要保持我们的灵魂自由,就难免在被她人眼里看成一种孤僻放诞。

但这是一种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周围会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有时这种人会被扣上道德沦丧的帽子,变成了曹雪芹对妙玉判词中的那三个字:世难容。书中的妙玉,想保留自己的闺阁之身,又摆脱不了青灯古佛的相伴,藐视权贵,有不得不依附权贵,如今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

我们常常会去讨厌或者评判某一个人,但我们又何尝不是要成为那样的人,或许哪一天我们终会成为那样的一种?因此我们,或者更年轻的那些人,不可避免的要成为一种更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这种人格必然带来的是孤立,因为你会有很多的棱角,这是一种必然,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尝试的去理解这喜些人,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或许也会有一天,也要放弃个性上的中庸。

为什么我们当下却都在提倡中庸,鲁迅曾经说过,因为我们人类天性从来就没有中庸过,所以才会去学习中庸,也许我们的天性本就不属于中庸,生存需要中庸,但智慧或者是天分却往往会被中庸抹杀。

文:饼子

欢迎关注公众号:饼子读书 和我一起聊名著!

相关文章

  • 我们何曾真正读懂过《红楼梦》中的妙玉?一种对她的全新解读方式

    读《红楼梦》,因其残缺的特殊原因,加上曹雪芹的写作手法的不同,因此我们阅读就需要去了解两个层面,一个是探佚为主的故...

  • 《世难容》,妙玉的一曲悲歌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判词 对《红楼梦》的喜欢...

  • 厌即是恋

    每每听蒋勋细说红楼梦妙玉的部分,总是会有很多感慨,《红楼梦》里关于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

  • 妙玉走火入魔是存了不洁净的心思吗

    说起妙玉,总会不由得冒出“洁”“干净”一类的词。她的判词也是“欲洁何曾洁”。那,妙玉到底是至洁,还是不洁?妙玉对宝...

  •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 妙玉是红楼梦中非常奇特的...

  • 红楼梦之妙玉观察

    说起最早对妙玉的兴趣,还是07年时我在庐山的书店买了一本《刘心武解读红楼梦》,这本书开篇就在研究探讨妙玉,虽然当中...

  • 浮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梦》中妙玉的判词,像极了许多在尘世中浮沉的女人。 ...

  • 金陵槛外人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红楼梦》作者,为金陵十二钗之妙玉书写的谶语。 妙玉,无...

  • 红楼梦:一直不懂王熙凤,读懂对她直摇头

    《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让我们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找到人生真谛、处世智慧。 一直不懂王熙凤,读懂对她...

  • 我心目中的红楼梦(七)妙玉

    我心目中红楼梦(七)妙玉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对妙玉的判词写得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使我想起李后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何曾真正读懂过《红楼梦》中的妙玉?一种对她的全新解读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yg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