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想法文学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作者: 失眠喵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09:57 被阅读114次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一)

妙玉是红楼梦中非常奇特的一个人物,她正面出场次数非常少,却能位列十二金钗,且排名第六,超过了凤姐、秦可卿等人;在十二金钗中,她又是唯一一位与四大家族毫无关系的人。

妙玉的身份也很特殊,她是带发修行的尼姑,但又是仕宦人家小姐出身。她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丰神俊貌,才华出众,宛如一枝遗世独立、孤高自许的水仙花。

妙玉年幼时体弱多病,最后被一个和尚化去,带发修行。在古代,如果小孩子体弱多病,医治不见效果,常常会送到寺庙里修行化解邪魅,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红楼梦》里其他几个人物,一个是黛玉,小时候也是体弱多病,有一天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治好这病就必须化了她出家,要么就永远不能流泪,永远不要出门,但是黛玉父母显然舍不得她出家,而且后来她也不得不离开自己家来到了贾家,并且时常哭泣,最后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另一个是薛宝钗,小时候也有一种病医治不好,癞头和尚又出现了,说了冷香丸的配制方法,并且让她带一个金项圈,上面刻八个字,以后遇到有玉的人才可结为夫妻;还有一个是香菱,三岁的时候也是遇到癞头和尚,说香菱与父母无缘,要化了她出家,香菱父母不愿意,后来香菱被人抱走,辗转卖到薛家,再没见到父母。

妙玉到了蟠香寺后,跟着师傅修行,佛法高深,后来被王夫人下帖请到大观园,住在栊翠庵。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二)

在大观园,妙玉结识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但她生性古怪,高傲冷僻,也有很多人看不惯她。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再看《红楼梦》可能也会觉得她“矫情”,比如著名学者林语堂就很不喜欢她。

佛法里讲“众生平等”,“色即是空”,但妙玉既没有做到平等待人,也没有做到远离红尘。

宝玉说妙玉“万人不入她的目”,她是真的很瞧不起众人的。有一次贾母带着刘姥姥众人来到栊翠庵,她给众人用的是一般茶具,雨水泡茶,然后撇下众人,与林黛玉、薛宝衩、贾宝玉在耳房里喝体己茶,用的是很珍贵的茶杯,泡茶的水是藏了五年的梅花上收集的雪水。后来众人的茶杯收上来,她说要把刘姥姥用过的拿出去扔了,宝玉说留下来送给刘姥姥还可以买一点钱度日,妙玉才答应不扔,并且说“幸得是我没用过的,若我用过,就是砸了也不给她”,看到这里觉得妙玉确实有点过分,但后面的情节更有意思。宝玉问她,今天来了这么多人,要不要叫人打几桶水来洗一下地?妙玉说,当然要洗地,但是打水的桶放在庵门外,不能让人进来。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两首诗,当初弘忍法师要穿衣钵给徒弟,后来神秀和惠能各写了一首菩提偈,神秀写的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不教染尘埃。

惠能写的是:

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个故事我们很熟,最后弘忍法师把衣钵穿给了惠能,就是后来的禅宗六祖。

而妙玉显然还停留在“时时勤拂拭,不教染尘埃”的阶段,如果真的需要时时拂拭心中的尘埃,那就说明心里有尘埃,她还没有达到“本来无一物”的佛教提倡的心理状态。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三)

然而妙玉被诟病最深的是,她标榜四大皆空,却动了情欲,她喜欢上了贾宝玉。她的结局也非常惨、非常讽刺。

前八十回《红楼梦》里对妙玉的直接描写只有两次,她与宝玉的关系更多是从侧面描写表现出来的。例如《白雪世界琉璃红梅》一回,大家作诗,想赏红梅,栊翠庵的红梅开得最好,但是因为妙玉为人古怪,其他人去了估计也要不到,就罚宝玉去,妙玉果然送了他一枝非常漂亮的梅花。又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妙玉虽不能亲自到场祝贺,却写了一封帖子给宝玉,而大观园其他人过生日却没有妙玉的帖子。

在高鹗的续写中,妙玉找惜春下棋,遇到宝玉,两人交谈了几句,妙玉就害羞地脸红了。回到栊翠庵后也因此心绪不宁,打坐后梦到许多王孙公子要来娶她,后来走火入魔了。

妙玉的结局很惨,被强盗强奸以后劫走了,至于劫走后又有什么后续,有的版本说被卖去做了妓女,有的版本说被杀害了,“可怜金玉质,陷落淖泥中”。

这个结局可以说很悲惨,也很讽刺。

有人说,你看你一世目中无人,孤高自许,你说你修身养性,青灯古佛,最后还不是被最粗俗最丑陋的人奸污了?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四)

但若要我点评妙玉,我却无法对她指手画脚。

曹雪芹写《红楼梦》,不轻易给人的名字里用“玉”字,书中只有宝玉,黛玉,妙玉三人名字里有玉,而这三个人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鄙视世俗,骨子里深受佛老思想影响。其他人哪怕是宝钗湘云这样出色的女子,也免不了对世俗汲汲营营的向往。

我想曹公写妙玉,并不是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毫无感情的冷美人形象,而是在写灵魂的彷徨,人格的自省。

妙玉遁入空门,并不是她看穿红尘之后自愿修行的,而是在人事不知的幼年被送去寺庙。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年幼多病,父母双亡,由富家小姐骤而变为修行之人。她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却被告知要四大皆空,她也在努力适应自己的身份。像贝壳一样,她要为自己造一个坚硬的壳,以壳来面对世人,世人只能看到她的坚硬、冷淡、距离。只有在清风月明的夜晚,孑孓一身,打开贝壳,那被痛苦打造出的珍珠在月光下才泛出莹润的光亮来。正所谓“沧海明月珠有泪”,美丽总是伴随着悲伤。

杜丽娘十六岁的时候第一次到自家花园里,看到春色满园,繁花似锦,不禁发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的感慨,然后做梦梦见一翩翩美少年,醒来后相思而死。

而妙玉何曾没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都付与青灯古佛”的感叹呢?禁锢往往激起更大的欲望。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五)

而我无法评价妙玉,因为我认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妙玉的影子。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的悲剧来源于此,而我们难道就不是这样的吗?

一个读到博士的人,说全心全意追求学术;

一个情人,说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人;

一个官员,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殊不知所云并不都是最后的结果。

你少年时心性高洁,鄙视别人圆滑钻营,嘲笑别人心智不坚,埋怨别人世俗市井,吐槽别人胸无大志……

殊不知到头来你也不知不觉走入了你所厌恶的道路。

只是你不忘时时警醒自己。

妙玉之悲,悲在理想之高洁而现实之污秽,悲在束缚之坚固而欲望之强大……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相关文章

  • 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一) 妙玉是红楼梦中非常奇特的...

  • 妙玉走火入魔是存了不洁净的心思吗

    说起妙玉,总会不由得冒出“洁”“干净”一类的词。她的判词也是“欲洁何曾洁”。那,妙玉到底是至洁,还是不洁?妙玉对宝...

  • 三首 ‖ 琉璃姬:病句

    三 首 文 ‖ 琉璃姬 《妙 玉》 买了盒薄荷型南京香烟 烟盒上写着曹雪芹给妙玉的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 从品茶栊翠庵一段读妙玉

    品茶栊翠庵一节主要在写妙玉,重点突出妙玉的洁癖和古怪性情,同时,点出妙玉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是一个...

  • 《世难容》,妙玉的一曲悲歌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判词 对《红楼梦》的喜欢...

  • 十二钗中我最珍爱的女子—Wiko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最不讨喜的一位女子,而我在十二钗中最珍爱妙玉。 欲洁何曾洁——妙玉 凤兮凰兮不可邀,自是碧...

  • 妙玉只能死吗

    云空未必空,欲洁何曾洁。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妙玉的判词。 有人根据妙玉最后被盗贼劫去,一定是被糟蹋,被...

  •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世难容》 ——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

  •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

    红楼中的儿女众多,各个性格鲜明,今天要说的是妙玉。红尘未断,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本是官宦儿女,却出家为佛门子弟,文...

  • 厌即是恋

    每每听蒋勋细说红楼梦妙玉的部分,总是会有很多感慨,《红楼梦》里关于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

网友评论

  • 7b04a276e86a:红楼越读越新,每个人都要经理喜欢黛玉 -不喜欢黛玉- 喜欢黛玉的过程
    失眠喵:@轩逸_9cdd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山不是山。
    7b04a276e86a:@失眠喵 最后的看山是山和最初的看山是山不是一回事了
    失眠喵:@轩逸_9cdd 我就是这样的!!
  • 最低门槛的高贵:装 圣洁。
    失眠喵:@最低门槛的高贵 曹雪芹写每个人物都有她的优缺点,而且每个人物都很有自己的个性。
    最低门槛的高贵:@失眠喵 我也不喜欢妙玉。
    迎春倒是有才能干,喜欢她,不管她看不起自己的妈和弟弟贾环,不理解。
    史湘云我也喜欢。
    宝钗也不错。
    黛玉我不喜欢,哼哼唧唧的,病怏怏的。
    失眠喵:@最低门槛的高贵 所以曹雪芹评她: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本文标题:欲洁何曾洁——叹妙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pt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