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此章,与上一章相连,既:《论语·为政2.19》“哀公问曰”,与《论语·为政2.20》“季康子问”。鲁哀公,与季康子,均是当时鲁国第一流的上位者。
鲁哀公,贵为国君,季康子,则是:正卿。尤其是季康子,权极一时……对于上位者们的问话,《论语》中的孔子,体现出了与《孟子》中的孟子,几乎相反的表现形式,与语言特点。《论语》,相较《孟子》而言,在体现“主角”面对高位者的问话时,《论语》相对于《孟子》来说,《论语》可谓:极简。
因为,《孟子》中,记载了大段的孟子与各国君的对话……往往各国君只问了一句话,或一个问题,孟子却能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的讲出“散文式的道理”。
其中,在孟子的回答中,不乏“排比”,“比喻”,“引用”,甚至“夸张”等现代语文所定义的:“艺术手法”。这与《论语》所承载,与表现出的:“微言大义”式的风格,对比是十分鲜明的。从语言风格,与行书结构上我们也可推断,《论语》地成书时代,要早于《孟子》。《论语》的这种:极简,《孟子》中不是普遍的。而,《孟子》中的“成本大套”,《论语》中也是鲜有的。
道理是一样的。《论语》無可超越,鄙人,直至现在还正在给《论语》做注脚。《论语》,可谓是儒家的:‘正法之门’了。道理是一样的。与《孟子》中的孟子相比,你能明显感觉到,似乎《论语》中的孔子,水平更高一些……孔子的宽度,和高度,非常令人敬佩。他身边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所以偶也说,《论语》是一本儿:世間书,世間众相,《论语》都有。道理是一样的。
孔子弟子,都有各自的“毛病”。但是,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独立思索,与自我归正的一个契机,和参照。你看到他们身上的毛病,然后对比一下自己,可以说,《论语》是一本极有代入感的书。而,孔子留这些弟子在身边,亦或者,是《论语》,塑造了这些“角色”,并将之留存到今,这难道,都属“偶然”吗。我不相信。故,说《论语》写尽众生相,那属夸张了。
但说《论语》写尽人性,我是认可的。儒家,实际上就是:‘人学’。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儒学,是人学。研究人的。所以,这就像《中庸》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一样,至诚,能尽其性,“其”字,指代的是:能至诚者。谁能至诚,谁能:尽性。道理,是一样的。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修养到了一定的阶段,你也就能知道,这人,是什么样儿了。所以,孔子了解弟子……不如说,这些个弟子,呆在孔子身边的,《论语》中常出现,和不常出现的这些人,他们的存在,也都是有原因的。
这些人,所代表的是:一类人。这类人的结果,《论语》中無尽述。有的写了,有的没写……有的《礼记》、《春秋》(或《左传》)有记述。但是,零零散散,都会有线索的。这些人的存在,有他们的价值。对于现代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照见自我的机会,和引子。想了解“自己”吗,想找到更好的自己的途径、和线索吗。看《论语》罢。《论语》都有。道理,是一样的。故《论语》的极简,对于后世儒家拥趸来说,倒是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趣味。且这种趣味,清爽与唯妙。
道理,是这样的。故,我们看:“季康子问”。季康子问了三点,既:使民“敬”,“忠”,“劝”。劝,就是:勤勉的意思。季康子问,老师傅,怎么让老百姓敬順,忠诚,又勤勉呐。孔子说:“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干净,利落。如果不明白鄙人讲:干净、利落是甚么意思,请去自行阅读《孟子》前六章。既:《孟子·梁惠王上、下》,《孟子·公孙丑上、下》,与《孟子·滕文公上、下》你自会知晓其中的寓意。道理是一样的。《孟子》有自己的语言编排方式。《论语》中,孔子所言的这三点,中规、中距。但是,如果换个人,来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又会是不同地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合下,问同一个问题,孔子每一次,都会有着不同的解答。实际上,在鄙人看,这都是正常的。
1.
包括鄙人现在“注脚”《论语》,作《论语心说》。实际上同一篇,同一段,隔一天再写,又会是不同的角度,不同地解释……但这也都是正确的。
2.
道理是一样的。----作者:李禮 庚子年 二月廿三 于自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