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悠哲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54642/362eb50edaad194d.jpg)
六月印象,江南烟雨,若泅湿的笔墨绘画着这个季节记忆。一轮水车,半段石道,便鲜活了我心中的故土阡陌,遥遥而来,入梦依依。
这个季节是儿童的节日,花开半夏,草木半䈡,雨霭半笼,若童稚的眼眸,懵懂无知,却明亮着求知的光芒。求索着田地生长的童趣,求问着鸟儿飞翔的轨迹,求寻着一个个拼音字母的谜底⋯⋯
大童小忆,童年如白驹过隙,是一声幼稚的呼唤,总在这个节日中,跌落在渐远渐远心的那端。一端牵着无忧无虑的时光,一端却牵着母亲的目光,盼着年少勃发,早日成长。
童年,若村口那轮水车,古老而鲜活地伫在水岸,日夜循复,吱嘎着永不疲惫的声响。那带着泥水的幼稚脚丫,追逐童心的雀欢,从这垄奔向那垄田地,快乐地奔流着自己的希望。
六月,这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桅子花香,夹杂了份城市的喧嚣,那淡郁的芬芳,仍在清晰地撩拨着无数往昔,浸透着心房那斑驳的回忆。记忆那么近,若无数连环画,黑白条纹在一遍遍倒映,组成了没有边框的魔幻。
于那山,那水,那大山里质朴村落的炊烟,随着水车的吱嘎声一起飘荡,悠悠地,娇摇着这座普普通通乡村的日常,趣闲着村口那个树洞里掏不尽的儿欢⋯⋯
童年是一场游戏的快乐,三五成群跳着田字格,一个沙包,一块石子,一根皮筋,一段树丫⋯⋯没有卡通动漫,没有手机电视,简简单单的工具,便能让人着迷。那不服输的争吵声,那赢后胜出的欢笑声,随小溪尽情流淌,随晓岚尽情欢畅。若醉了的下雨天空,一身湿漉漉地回家。
童年是一瓶汽水的盼望,“儿多母苦”是我童年家庭生活的写照。三亩薄田,十垄荒地,刨着春夏秋冬的收成。青苗不节时,玉米汤,红薯饭,南瓜粥,从未离过顿,清汤寡水若当今的养身食谱。曾去集市,母亲用十个鸡蛋换来的那瓶汽水,至今仍在心里泛着浓浓的甜味。
童年是一盏眼光的等待,难忘那个用毛巾对缝的小书包,难忘那几册用画报纸张包了对角的课本,难忘母亲一次次送自已去学校的身影⋯⋯那盏因乡村经常停电而常常拨亮的煤油灯,每一夜都灯火如豆,微亮着自己希望,也微熏了黑脸,甚至烧灼过几缕头发⋯⋯经年以后,从农村一路走来,这盏灯光一直在心中亮堂。
童年的乡村山路弯弯,一段青石铺成,一段红泥筑成,雨天一脚泥泞,晴天一腿尘土。最喜欢是春天和秋天的时光,甜甜的红霉,酸涩的山楂,在路旁上红果盈枝,磁吸着口水与目光。如今,乡村已成了旅游胜地,一半是柏油路,一半是七彩步道,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再也找不到那曾经少年时那份味道。
那依山傍水而建的一座土墙瓦房,曾历经过多少的乡村田园风光,如今已褪变成了旅游民宿一间间、一片片⋯想从记忆中寻找那片嬉戏过的狗尾草,早己有序地种植了大片的花花草草,美丽的光影早已不见旧时的模样。
那座曾经载着全村五谷丰登使命的水车,早已在一棵日渐长大的槐树旁老去,几支枯朽木架支撑着没有倒下。水车下曾流淌的渠水早已改道,曾一垄垄稻田也被蔬菜大棚占了领地。那童年的水车的吱嘎声,只能在梦中听到。
童年,已渐变成一个记忆,记忆中奶奶摇着簿扇,永远听不厌的,指着天上的星星唱着的关于七仙女的歌谣。
童年,已渐化成一种味道,味道中是山庄烟火气飘出的百味饭菜香,酸辣苦辣,总在每个日子等候游子归来,团聚于灶头炉火前,把疲惫的征程暖洋。
童年,已渐展成一朵纸鸢,无论风雨,不论霜雪,也朝着自已的目标,越飞越高,志搏云天,但从未离开父母的视线,从末离开故乡的牵肠。
水车的吱嘎,永远是童年的歌谣,曾经听着入睡,现在却一直枕着入梦。
/
悠哲写于2020.06.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