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心经》看般若智慧

作者: 清风一岳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7:45 被阅读17次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心经着重在心上。观自在菩萨也是观世音菩萨。这个观不是向外看的意思,而是反观内心的意思。

像观察呼吸出入的过程中,我们能体验到很难专注在呼吸上,一会儿像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这时我们会很惊讶自己想法怎么这么多?其实我们平时也一样有很多的想法。只是这个观察呼吸的过程,让我们反观内心,看到了自己的想法念头而已。通过这样向内观照的方法。一直用下去,自然就会有自在的感受。

为什么呢?

换个角度看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都是很多条件聚合产生的短暂现象。这也就是佛家讲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也就是说当条件充足的时候,会形成某一现象。但当没有条件支撑的时候,现象也会消失。这也就是佛家讲的,法无自性,因缘而起。因缘也就是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条件来创造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事业。同样的明白了缘起的道理,也就知道所有当下所经历的不愉快,当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变换,也都会烟消云散不会长久。

在逆境中不气馁,因为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努力改变自己,当条件成熟了,困难也会过去。

同样也让我们在顺境中,不会自鸣得意。因为知道顺境,也是各方面条件配合产生的短暂现象而已,而我只是其中一个条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留恋。

般若智慧最活泼自在的应用,就是突破了对顺境逆境、舒适痛苦、高兴悲伤……这样二元对立的执着。永远活在当下,很努力的去做事情,很积极的生活。但对生活的一切境遇全盘接受,当笑则笑当哭则哭,全然的活在当下。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对待身边的人事物。有喜事当笑就笑,笑过无痕,不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眷恋。对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刻意排斥,当哭则哭当痛也痛,只是不会抗拒。懂了般若智慧,虽然依然摆脱不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却可以不让客观条件干扰到宁静平和的心。

般若是以出世的心,积极努力地去做入世的事业。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也可以说是通过积极努力地做事,来锤炼那颗片叶不沾身的心。

像观呼吸念佛诵经禅修,可以说也是一个让我们初步体验到般若的方法。但这些不是般若本身,只有我们时时刻刻安住当下照顾当下,心安定了,般若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有价值。

生活中我们很难不分心地全然安住当下,不过当觉察到自己分心了,不去跟着自己的想法跑,继续专注做当下的事情,这样时间久了心也会慢慢安定下来。

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发一个永远帮助他人的愿望,因为助人自助。

树立一个般若的见地,让我们在这个有客观条件限制的世界里,依然能积极创造拥有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

  • 透过《心经》看般若智慧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心经着重在心上。观自在菩萨也是观世音菩萨。这个观不是向外看的意思,而是反观内心...

  • 说心经(二)

    心经。 般若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念be-ruo,意思理解为佛家的大智慧。 般...

  • 看了下辈子还想继续做导游

    今天来五位师兄来听讲《心经》讲述,《心经》的全名为:般若菠萝蜜多心经。“般若”被常解释为智慧,这种智慧跟我...

  • 般若|李新华讲《心经》<1>

    般若|李新华讲《心经》<1> 音频 心经乃佛法之核心 《心经》作为佛法的核心,又名智慧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法的...

  • 心经的般若正观

    心经的般若正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大智慧。波罗蜜,到彼岸。心,心要、心法。经,经典。 般若正见止观解脱 ...

  • 品味《心经》

    品味《心经》 《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意即大智慧到彼岸的核心经文。心经者...

  • 般若,妙智慧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什么是般若,翻译过来是智慧;佛家法门,都讲...

  • 《心经》学习1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梵语音译,意思是智慧,但不是对应汉语的智慧,非奇技淫巧的小聪明,或情商高智商...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 李晓辉楷书手卷《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鸠摩罗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透过《心经》看般若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oy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