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化
诸葛亮求情也不管用,刘备非杀此人不可,并留下一成语!

诸葛亮求情也不管用,刘备非杀此人不可,并留下一成语!

作者: 有知社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05:40 被阅读397次

汉末三国乃大争之世,不但英雄辈出,奇人异士也大放异彩。蜀郡有一异士,此人善观天象,并晓相面之术,在蜀地甚有名望。其不但算准了汉朝的灭亡之期,也能算到了自己会死於刑法,此人叫张裕。


据《三国志》记载,张裕与周群,都为当时蜀地著名的图谶学家,善卜吉凶。而张裕的才能要胜过周群。刘备得蜀之后,欲与曹操争汉中,张裕劝谏道:"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刘备不听张裕之言,结果却如张裕所料,得地不得民,蜀军攻入武都的吴兰、雷铜等部,也皆为曹军所灭。


然而,如此能人异士,却最终死於以仁义宽厚著称的刘备之手。史载:(张)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刘备杀张裕,这一方面是因为张裕的口不择言,妄议朝代之更替。但这还不是刘备杀张裕的根本原因,两人曾经还有一段过节。


当初,刘备与刘璋在涪地会面,张裕为刘璋从事,侍坐。张裕为人饶须(络腮胡),刘备就拿这开玩笑,说:"昔吾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而张裕随即答道:"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刘备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故而,史载:先主(刘备)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裕遂弃市。芳兰生门也成为了成语,而使用至今,比喻即便是贤能之士,如果碍道、违命的话,也会将之除去。那么,刘备为何对张裕讽刺其为'潞涿君'而耿耿于怀呢?这显然不是嘴巴有毛还是无毛的低级玩笑。而是一段很污的段子,从段子之中,就可以看出“涿”有“”的意思,谐音而这“涿”其实也可借喻女性私处。故而,刘备始终不能将此事忘怀,连诸葛亮求情都未能豁免其罪。


张裕虽被刘备所杀,但张裕预测却丝毫不差,史载: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尝不扑之於地也。

相关文章

  • 诸葛亮求情也不管用,刘备非杀此人不可,并留下一成语!

    汉末三国乃大争之世,不但英雄辈出,奇人异士也大放异彩。蜀郡有一异士,此人善观天象,并晓相面之术,在蜀地甚有名望。其...

  • 三国演义

    马谡退出,刘备对诸葛亮说:“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说:“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刘备说:“不然。朕观...

  • 刘备对诸葛亮看似不信任,但手段非常高明!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一直传为历史美谈。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出使东吴,孙权欲将他留下,诸葛亮认为孙...

  • 你知道什么事后天反骨吗?

    脑后生有反骨,说到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话说魏延刚投奔刘备时,诸葛亮本要杀之,刘备问原因,诸葛亮说此人脑后生有反...

  • 谷雨恒读书打卡第11天

    刘表跟刘备一起进攻曹军,蔡中蔡和想害诸葛亮。他们就请诸葛亮来参加qing1并偷偷给他摆满了弓箭手和刀斧手。刘备也不...

  • 二十一之官杀

    官杀混杂来问我,有可有不可。 杀即官也,同流共派者可混也;官非杀也,各立门墙者,不可混也。杀重矣,官从之,非混也;...

  • 《品三国》读书笔记(第十八)

    孙权与士族、名士的矛盾冲突。这其实也是曹操、刘备、诸葛亮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 曹操杀边让、杀孔融、杀崔琰、杀杨修,...

  • 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

  •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怎样治理蜀国的?

    大家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并留下了著名的《隆中对》。不得不说诸葛亮对时事分析透彻,但后来世界格...

  • 《三国演义 》之单骑救主

    本章节的主人公是刘备和赵云。有一天,曹操突然派兵十万杀向新野,刘备因为有诸葛亮的谋划,所以曹操打败。新野一战,刘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求情也不管用,刘备非杀此人不可,并留下一成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q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