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洞仙歌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12-11 12:49 被阅读0次
夜读:洞仙歌

寒夜渐深,四野的冷意,穿透玻璃窗和帷幕,一点点地渗入身体。重温苏东坡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跟随词人进入洞仙迷离的世界,想像花蕊夫人斜欹枕边的姿容:冰之肌、雪之肤、玉之骨,让人见之忘俗。此词适宜于炎炎夏日赏读,或许能生出几分清凉意。当然,正襟危坐、岸然肃穆的道学家不在此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发乎情,止乎礼,有词为证。

夜读:洞仙歌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词前小序】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之姿。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天生丽质,有冰之肌、雪之肤、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

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

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相关文章

  • 夜读:洞仙歌

    寒夜渐深,四野的冷意,穿透玻璃窗和帷幕,一点点地渗入身体。重温苏东坡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跟随词人进入洞仙迷离的...

  • 夜读:洞仙歌

    灯下夜读词人李元膺的《洞仙歌•雪云散尽》,重温春日美景,盼望着繁花似锦的春天早些到来: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分,池水...

  • 玉仙歌

    [cp]【羽仙歌(洞仙歌)⁽¹⁾(洞仙歌令)(洞仙歌慢)(洞仙词)(洞玄歌)(洞中仙)】⁽典⁾ 西风无语,任落叶残...

  • 洞仙歌

    木心《素往之履》中一句“历经沧桑而犹体健神清……”,令人心动,遂作此词,聊当慰籍。 清神体健,迈迹无相问。 柳下斜...

  • 洞仙歌

    2017年的旧作,突然想起来就放到这里吧

  • 【洞歌仙】

    豪杰无数,算年光易老。今少存颠倒世界。问来者何人,也不道些,前缘事,怕劫来有商略。 惜彼时开闭,难借有缘,含识五道...

  • 洞仙歌

    归鸿唤起,入揉蓝山暮。渐冷渔灯荡愁渡。 数烟程、惟见荒塔凉蟾,清影碎、冉冉情澜难驻。 团栾三五月,偏照离人,重叠红...

  • 洞仙歌

    洞仙歌 文|兪秋 连天衰草,岂诉凭阑月。渐水凉风未香熨。 始蒹苍、敌势柳折花残,芙蓉帐,闺望恹枝桐叶。 无缘怜自叹...

  • 洞仙歌

    月枝疏曳,醴酒飘香榭不解梧桐锁痴念意缠绵、任他弱水三千,情缱绻、奈何风花雪月枯寒追袖间,泼墨灯前,一笔离书未曾觉涕...

  • 洞仙歌

    玉雕楼砌,引箫凤凰台。 夜夜笙歌未长眠。 把酒贪,佳人一笑欢颜。 凭栏歌,水袖舞动流衫。 横扫蛾眉弯,重叠千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洞仙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l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