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地铁

作者: 余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0:17 被阅读58次

每天坐地铁上班。有一天,在南门口站下车的时候,忽然看见过道墙壁镶嵌了十则荐书的广告。荐书人多是长沙的文化名人。

书细分为心理学、科普、育儿、连环画等类,其中重叠的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

试看杨林为《挑灯看剑》写的推荐语:从神采飞扬的诗词曲赋里,见铮铮铁骨,凛然正气;见江山如画,如此多娇;见小桥流水,莲戏蓬叶;见东篱采菊,桃之夭夭。

士大夫气节、掌故、江南韵味……纷纷跃然纸上。

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作壁上观,看我们行色匆匆如奔袭的兽。

因为书籍的装饰,地铁多了一处风景。它冷冷地立在那里,似乎在逼问每一个路人:你有多久没读书了?你有多久没思考了?

虽然,每天在地铁里的人多在玩手机。即使捧在手心的,也是习题之类。很少看见有人读古典文学。

地铁是快速的象征,载着拥挤的人潮,迅速汇入社会的主流。以免误了上班或干其他事的时辰。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讲究“静、慢、淡、雅”。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是杜甫在艰难苦恨之中看云水的心情。

“松风吹解带,山月弹照琴”。这是隐居的,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王维。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是王禹偁在村里的见闻。

异代不同时,当高楼大厦切割天空,当浮躁、物欲取而代之,我们可能无法像古人一样。但是,我们可以藉由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尽量去想象,去感受,去体悟。

文化有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当你长期浸染在文化之中,如入芝兰之室,与之交错萦绕。

久不撤下的读书公益广告,是否在传递“汲古润今”的讯息?是否在昭示又一个“国学热”的诞生。

白先勇的小说《梁父吟》描写了祖孙三代的追求。祖父因为北伐杀戮之多,沉浸在金刚经的悔忏里。父辈远涉重洋,在国际的鸡尾酒里融化。而最小的孙子则回归了古典文学。

小小年纪竟然可以完整地记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总觉得小说是一种隐喻。它表达了白先勇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绝对信心。

或许,几年,几十年之后,大多数人们会手持一本《诗经》、《楚辞》,出现在屈贾之乡,在地铁里,静静地读着。

相关文章

  • 书香地铁

    每天坐地铁上班。有一天,在南门口站下车的时候,忽然看见过道墙壁镶嵌了十则荐书的广告。荐书人多是长沙的文化名人。 书...

  • 地铁里的书香时光

    回想过往的这些年,有一段时光让自己感到特别的欣慰。那就是在地铁里看书的时光,如果不是这些年持续的看书,估计今天的自...

  • 指尖距离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8期 距离 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沫沫坐着末班地铁回家,靠着座位,阖着眼睛,地铁哐当哐当,让...

  • 书非借不能读也

    今天搭乘地铁有幸碰到书香成都悦行地铁“流动书包”的活动,每次可免费借走1本书籍,借阅时长两周。借了本小清新的小说《...

  • 我和《四书道贯》

    一日,到骡马市地铁站,路过“书香地铁”图书借阅点,并不着急赶路就停下来随便看看,看来看去就借一本《四书道贯...

  • 纽约醒来

    Maya Angelou 译 简韵书香 窗帘抵抗着 风的侵扰 孩子们睡了 与撒拉弗 交换着梦境 城市在地铁线上 舒...

  • 无标题文章

    用书香重塑乡村影响力 文/章继刚 建设书香社会,既要创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书香机关、书香企业,更要建设...

  • 记南国书香节

    如题 书香节其实就是卖书的ฅ(• - •)ฅ 一大早出门 空气闷闷臭臭的 坐了长长的地铁去到了琶洲(≧∇≦) 有点...

  • 书香、书香……

    如小蚂蚁般兢兢业业地运了一趟又一趟,我同云朗,终于将珍爱的书籍与杂志,都搬到了心居。 我的宝贝书卷,都有了干净、雅...

  • 今天您亲子阅读了吗?

    书香社会应从书香家庭做起,书香家庭又得从书香丈夫、书香妻子,书香孩子做起。饭可以不煮,煮字疗饥。 当我们去南方一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香地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zv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