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孔子要求弟子必须做到的七个方面为纲:汇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明,编写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主要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书。书中对怎样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出外怎样与人相处,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
《弟子规》道出了做幸福人的基本规范。是一本提升人的正能量,教人如何做一个和谐人、幸福人的启蒙经典;是启蒙养正,修身养性的最佳读物。
一、《弟子规》种善因,结幸福果
《弟子规》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的意思。份是指自己的位置、身份。敦伦尽份就是我们的思想行为要完全以崇敬的心理,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尽职尽责地主动承担好自己本份的义务。《弟子规》教导说:“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家长的希望,都是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没有家长想把孩子送进牢狱的,但为什么一些孩子却走上了邪道呢?
首先是因为家长没有抓住教育的根本,没有注重教育孩子敦伦尽份,而是舍本逐末的任其追求个性自由,目中无人。敦伦尽份首先是要有恭敬心。《弟子规》对恭敬心的培养,首先从“孝敬父母”开始,教孩子怎样孝敬父母。无“孝”的教育,就是无“笑”的教育。《孝经》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不管教育孩子哪一项,都应唤起孩子孝敬心为第一。如果家是一座房子,那“孝”就是地基,勤奋是房梁。孩子心中有“孝”,学业和做事都会处处主动,很快乐,而且一生都会很顺,能够支撑起这个家。
其次是没有教教孩子“防邪存诚”的意识。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云“人行善,福随未至,祸已远离,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做一个好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他们的思想里还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坏孩子,总是拉着他们贪图享受,而不想自食其力。孩子涉世不深,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告诉他该做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弟子规》中“勿”出现了近40次,例举了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不美的行为,提醒弟子们不要做,从《弟子规》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份良苦用心,极费心思,用意深远,暗含着为人类着想,唤醒弟子自觉自悟。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坏习惯所掩盖,被享受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常常忽视明辨是非的教育,导致整天为孩子纠正问题。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孩子,包括大人,只爱听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这样是不可能做到“防邪存诚”的。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所以,我们如果能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注意自己和孩子的“恭敬心、谦德、善因”的栽培,就会收获一生幸福之果。君子遇事修自己,小人有过怨他人。怨人是苦海。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要怨,而要修灵慧。
二、修身养性
《大学》说得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学《弟子规》首先“修己以安人。”修自己以使自己和他人都得到安和。举个例子:
一位妻子,精心为丈夫泡了一杯茶,她顺手将泡好的茶放到了桌子的边缘处,就忙着做饭去了。这时候,丈夫从外面进来,风风火火地从桌子旁边经过,不小心将茶杯撞翻在地,打碎了。这件事情出现之后,如果你是这位妻子,或者你是这位丈夫,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一般的妻子会责备地说:“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我好心好意泡杯茶给你喝,你却把它撞翻在地!”丈夫就有可能说:“你还好意思说,难道你放杯茶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吗?”
《弟子规》教导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如果抓住对方的一点失误,小题大做,不依不饶,出口伤人,总想看别人的过错,一味地责备别人,既使是好心,夫妻之间也必定会发生口角,甚至发生激烈的争吵,打骂,破坏夫妻感情。
如果学习了《弟子规》,脑海中就会映现出“财物轻,怨何生。”马上就会想到:不就是一个茶杯吗,打了就打了;再想到“言语忍,忿自泯。”妻子就可能会说:“对不起!老公,我本来是想泡一杯茶给你的…… 都怪我,没有放好地方!有没有烫着你啊?”丈夫就有可能会说:“老婆,这怎么能怪你呢?你好心泡茶给我喝……都怪我冒冒失失的,把茶杯撞倒了!”《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宽容心与化解矛盾能力的书,使人从狭隘、抱怨中走出来。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遇到不理想的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就变得心平气和,许多矛盾就不会发生,多想对方的好处,甚至还会使坏事变成好事,使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亲密。
对待孩子也是这样, 当我们认为孩子不好,不听话,而在严厉指责孩子的时候,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先没有做好或没有交代清楚或自己误解了孩子,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指责孩子,所以孩子有时候是很不服气的。
《弟子规》教人向善,种下善因,长养人的浩然正气,长增人的智慧,结的必然是幸福之果。当我们的言行通过《弟子规》的规范后,我们的美好心灵便随之开启。
当我们的思维通过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引导,我们的“性本善”就会被唤醒,我们的学问便落到了实处。如果一个家庭或者一个集体都知行合一地学习《弟子规》,就都会被感染其中,将生命和谐的潜能开发,将生命的价值提升,活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方孝孺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减少浮躁气,提升人的高贵气质,为自己和家庭积福。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弟子规》,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汉字活解”。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