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小秋读书读书
小秋读书:我读萧红

小秋读书:我读萧红

作者: 秋天净虚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1:48 被阅读1次

            断断续续的读萧红。

           萧红的一生,丰富饱满又沧桑斑驳,有凛冽,有卑微,有屈辱,有倔强,有软弱,这种种特质汇聚形成了萧红疾风劲草无所依傍的苦难人生。

           萧红的一生似乎都在拼了力气的在抗争,与家庭男权抗争,与国家沦陷抗争,与爱情痛苦抗争,每一回,她的姿势和态度也似乎都是毅然决然的,可是每一回,最终她都被现实的哀艰如飓风般打回了逃出的原地,她一直是那命运里失败的出走者,她不断朝门外跑,却始终找不到方向,于是,她那么绝望的不断的低垂着头回来了。

           她的一生,读着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揪心的痛,尽管才华出尘,她实在是活的完全是一个苦难而软弱的红尘女人。从汪恩甲、陆哲舜、萧军、端木蕻良,萧红一生中几次的感情经历都仿佛是一场场的轮回,每一回都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而是百折千回,荆棘丛生,百味俱全,直到爱至成伤,爱楛成悔。 似乎,萧红在每一次的命运转折点上,都无可奈何的将所遇的男人当成是自己这颗无依野草的救命泥土,而一旦她全身心的依过去,那一把一把土便开始散成了沙子,从她生命中倒掉。

           萧红的爱情,每一次都很壮丽,也很悲凉。这固然跟性格有关,萧红的性格确有软弱和妥协之处,这使得她在面对个人感情时难以做到精神上的决然和独立。在我读来,这也正是她的真实之处。她的一生不是闺秀,不是女神,她永远是活生生的不顾痛不怕伤的把自己狠狠的摔给命运,她不是旧式女人也不是新式女人,她是一个真女人!

           单一的性格论和道德论在她面前都只显得空洞无力,苍白如纸。

           萧红一生的情感所历,给她最大欢喜的是萧军,给她最大痛苦的也是萧军。当萧军出现在萧红凄惨命运的门口时,是一场英雄救美的传奇。可是,有时候男人的爱与女人的爱真像火与水,火是烈的,熄得也快,水是弱的,流得却久。后来当萧红从日本回来见到是萧军正忙着照顾自己人工流产的情人,她在痛苦中隐忍,幻想,等待,可是最终,萧红还是恋无可恋,怀着萧军的孩子离开了萧军。导致萧红这次出走的,不只是萧军在情感上的背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萧军内心对萧红主体人格和文学才华的尊重缺失与精神漠视。

           在萧军的一篇文章里他说他本是要参加革命打游击的,就因为萧红做出了人生方向上的牺牲。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甘心和不值得让当事人萧红深受刺激。萧红在萧军的世界里甘愿做一颗小草,可是,原来这男人对自己的爱是有悔意的,而且这份悔意还要写出来给全世界看,同时在萧军的朋友圈子里,都非常轻视萧红的文字,在他们这样所谓的革命男人的眼光来看,萧红的散文根本就是锅边灶台的产物,哪里进得了文学神圣的殿堂。

           我完全能够想象和理解萧红在听到这些时的震惊和突来的清醒。鲁迅曾对萧红的《生死场》如此评价:“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想一想,这多么让人欣喜又让人哀伤,鲁迅可以读懂从东北流亡而来的萧红,萧军却读不懂自己的爱人萧红。或悲,或幸,全在懂与不懂之间。尊严,有时比爱情更重要。这一次,我亦为萧红的最后一次流亡而失声叫好。

           “流亡”是我能想到的关于萧红一生的一个词。短短的三十年,萧红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流亡,因为家国的沦陷,从东北呼兰河故乡一路流亡,直到北回归线的香港;因为情感的颠沛,她一次一次怀着孩子,从这一个男人流亡到下一个男人。最终,还是在香港的浅水湾孤独的离世。临终遗言是: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生平受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我总觉得萧红一生短暂而悲怆的流亡史,是来自冰河深谷中的寒凉与清冽。

           萧红,这个女人,这个一生坎坷在不同男人之间流亡辗转的不幸女人,有谁见过她的内心?三生三世,饱经沧桑,萧红本质上依然是那个当你祖父膝下情怯而期盼的小女孩,她一直在苦苦的等啊等,想着一份有安全感有暖意的爱。

           只是,爱情是一场宿命。萧红这个苦命的女人,一生都没有等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秋读书:我读萧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xr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