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只上过半年学堂。准确地说,母亲只是陪她弟弟上了半年学堂。但是母亲能记住很多小时候念过的谜语诗。我一直想把那些诗句记下来,每次回家匆匆,总觉得还有时间,迟迟没有动手。
上周母亲吃饭时不小心食物卡在食道,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做出的诊断方案是从口腔插一根硬管直入食道,再拿钳夹从食道取出食物。这样的手术需要实施全身麻醉,医生警告说八九十岁的老人可能会承受不了,有可能从麻醉中醒不来,也有可能会因此失去所有的门牙。
母亲虽然食道卡住,四十八小时滴水未沾,但始终神智清醒,打点滴消炎后,不顾医生反对又尝试喝水,喝的是大嫂找人赐来的“神水”。不管最终是什么起了作用,母亲在第三天居然成功地咽下两小杯水。在医院再住一夜后,医生检查发现母亲食道的水肿已经消除,医生会诊后决定她可以当天出院。
发生这一切时我自然又是不在母亲身边的。我从上海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坐在火箱边烤火。她看上去有点累,没有力气说话。我陪着她静静的烤火,窗外寒冷的天空下不时响起零星的爆竹声,年味儿渐浓。我感恩上苍对我的善待,感恩母亲在亲人的陪伴下又顽强地挺过一险,感恩母亲终能陪我平安度过我人生第四个本命年。
这几天母亲慢慢恢复,吃得很少,但是话又渐渐多了。今天下午吃完饭,她握着我的手,拉我坐到火箱边上,我的手很凉,母亲的手很暖和,她半眯着眼,嘴角带着笑,说, “来,我们把那些谜语诗歌记一记,要不然真的会被我带走的。”
我听了赶紧拿出手机,伤感的话且不说,我只管记。母亲说的是方言,她一边想一边说,偶尔停顿一下,似乎是记起了她生命中的某些场景、某段时光,于是她写满故事的脸上会泛起淡淡的红光,少女的红光。
以下都是母亲凭记忆口述的诗歌,每一首诗打一事物(动物、植物或民间常用物件)。有的物件恐怕是将要消失,或已经消失,甚至已变成似乎从来不曾存在过的虚幻。
其实消失是所有事物的必然归属,但消失又何妨。今天母亲忆起这些诗句,重温那些属于她自己的时空,哪怕那已是别人的虚幻;而我记下来这些诗句,记载我和母亲于这个戊戌年的正月初二在家里、在火箱边共享的温存。
一笔一画,一字一句,一时一世。对我而言,我铭记有此刻就好。
母亲口述的谜语诗,谜底在最后。
摄于1991年夏天 · 湖南桃江 · 大嫷娘家
(一)打一物品
四弟兄,共一胎
刚刚得力就分开
红火炉中打一转
十人送我上高台(1)
(1. 十人是指十个手指头)
(二)打一动物
黑脸黑脚皮
上树只管擂(2)
杀了没有血
刮了没有皮
(2. 这里有一个益阳方言词,“只管Li”,似乎是“擂”字,擂急擂急往前赶的意思。)
(三)打一植物
远看一树梨
近看不是的
伸手摘一个
剥开三层皮
(四)打一物品
生在青山崖上
死在凡间凳上
不知前世着了什么孽
牙齿长在背上
(五)打一物品
生在青山叶青青
死在凡家细纷纷
姑娘嫂嫂掐一把
一辈子不甘心
(六)打一物品
生在青山叶尖尖
死在凡家两头尖
只为一件团圆事
一辈子不见天
(七)打一物品
石头圆圆不见山
路虽不远走不完
雷轰声声不见雨
大雪纷飞不觉寒
(八)打一植物
远看青枝绿叶
近看有叶无桠
脚踩莲花仙掌
口里含着澄黄朱砂
(九)打一植物
远看青枝绿叶
近看有叶无桠
只看到怀身pai肚 (3)
不见结果开花
(3. 怀孕挺着大肚子的意思,未找到相应的普通话字眼)
(十)打一事物
清水塘塘
美目娘娘
一世的姊妹
打不得商量
(十一)打一物品
生在青山撑把伞
死在凡家当老板
样样美味都吃遍
只没吃过白米饭
(十二)打一动物
坐着像只狗
站着冒得狗那么高
有眼睛没眉毛
(十三)一句一字谜
有口喊不得的是盆
无口喊青天的是锣
有脚走不得的是凳
无脚走四边的是船
一至十二谜底:
(一):瓦 (朋友问为什么瓦是四弟兄,母亲说以前做瓦的模具是一个模子可以做四片瓦,四格,两上两下,把湿泥巴放进去成型,刚干了,得力了,就拿进窑子里去烧。)
(二):蚂蚁
(三):油桐(结的果子叫桐籽,榨的油,桐油,可以用来刷家具)
(四):草鞋码 (编草鞋用的)
(五):锅刷(湖南称为“刷把子”,用竹子做的,里面总是湿的,所以“不甘(干)心”)
(六):销钉(用竹子做的钉子,两头尖,民间做家具时常用,譬如用来固定两块木板,钉子两头都插入木板,让木板团圆而自己不见天)
(七):磨(推磨的声音像雷声,磨出来的粉末像雪花)
(八):百合(指食用百合)
(九):高笋(茭白)
(十):(照)镜子(清清池塘水照见美丽的自己,一世的姊妹却不能说话商量)
(十一):砧板(切菜板)(用树干木板制成,用来切各种菜,但不切米饭)
(十二):青蛙
湘伟
记于二零一八年正月初二 · 益阳
网友评论